2015海外市场如何投资?

纵观海外2015年趋势,就业、信贷、消费者信心依然重要,不过它们似乎成了金融经济的衍生品。金融本是实体经济的影射,如今却成了实体的主宰。 …[详细]

美国:从看家宏观模型出发,探寻如何加息

美国经济复苏的“面”比“点”更重要,它关系到复苏的持久性。美联储非常规政策的退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初进入时的逆向操作。在美联储开启加息预期之际,我们再次仔细研读美联储公布的宏观模型,有以下重要发现:第一,油价暴跌对美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利好,与美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对冲。第二,美国经济供给端的改善明显,包括由失业率下降带来的产出缺口的缩窄,以及潜在经济增速的上升。第三,如果联邦基金利率摆脱有效下限的时间较晚,或会配套较强的加息力度,后续利率将迅速攀升,因为这种迅速攀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延迟收紧政策的刺激作用。

欧洲:需要一个更“软”的欧元

欧洲经济乏力,源自银行功能的丧失,考虑到政治层面的挑战和德国籍委员的阻力,我们认为欧元区推出全面QE 的可能性和时点或许会让乐观的投资者大失所望。若欧元区降息的速度赶不上通胀的下降速度,则更需要依靠一个更疲软的欧元,以实现更宽松的货币环境。

日本:货币超预期宽松,结构性改革远离

日本央行的激进与超预期宽松成为了他们的2014 年标签,并且在2015 年将得到延续。而对于日元汇率,能否让通胀提升到2%这个目标,远没有他用尽任何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的行为本身重要。换句话来说,尝试的过程,比最终成功与否更重要。成功反而意味着美元兑日元的走高到了尽头。安倍经济学陷入两难:通货膨胀的坏消息=日元贬值的好消息。金融市场庆祝流动性盛宴的短暂的狂欢,让日本经济在结构性改革的路上越走越偏。

新兴市场:两大主线,农业美元能否崛起

未来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而新兴市场国家风险上的区分,围绕着两大主线:一是对海外资金(尤其是短期资金)的依赖度,衡量危机程度;二是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衡量复苏能力。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页岩气为代表的美国能源革命红火的展开,使得“石油美元”的时代可能终结。那么在未来,哪个全新的贸易体系会取而代之?我们认为可能会是粮食。民以食为天。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流动性的泛滥,美元趋势性升值,大宗商品的失落,而食品需求的抗跌性较强,价格的上涨空间似乎也更大。

结语

靠数量扩张的货币政策到底对经济有怎样的短中长期影响?流动性通过金融泡沫渠道(而非传统的信贷渠道)进入经济意味着什么?央行除了看消费者价格指数外,是不是也应该看看金融资产价格数? 这场危机之后的复苏,在改写我们的课本,我们呼唤新时代的经济学。

(本文作者系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