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为什么有公司愿意帮你还信用卡?或是现金贷披上的新“马甲”

不到三年时间,卡卡贷等一批信用卡代偿公司快速崛起。(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8日《南方周末》)

银行信用卡真正的利润来源是那些不会一次性还款、需要分期偿还的客户。

之所以国内的信用卡代偿利息高于银行分期,是因为国内信用卡代偿公司需要稳定的资金供给,而这些资金供给的成本比银行要高得多。

为了防止自家平台成为他人坏账的接盘者,信用卡代偿公司只能纷纷上调贷款利率,驱赶那些试图套利的用户。

信用卡还不上?有人帮你兜底。

近三年,在信用卡越发普及的同时,一种名为“信用卡代偿”的商业模式也悄然壮大。不仅保证按时帮人还款,还不影响他人征信。

然而,远高于银行信用卡的实际利率,以及与现金贷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市场不断提出质疑——所谓代偿,是否现金贷披上的一个新“马甲”?

显然,质疑并不影响资本的埋单意愿。2018年以来,不少涉足信用卡代偿的公司选择了美股、港股上市。比如2018年9月在美股上市的小赢科技(小赢卡贷)(NYSE:XYF),更早前赴港上市的维信金科(卡卡贷)(2003.HK)和51信用卡(人品贷)(2051.HK)。2018年10月,国内最早涉足代偿业务之一的萨摩耶金服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上市申请。

高息代偿

2015年,互联网金融创新加速,个人征信市场“开闸”。当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拉卡拉信用等8家民营征信机构,首批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

政策信号一经释出,一个全国性的个人信用市场快速奔跑起来。目前业内较大的几家信用卡代偿公司,大多数成立于2015年—2016年间。

林建明等人看到了契机。政策放开的第一年,林建明还是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总架构师,他随即离开了工作了十多年的招行,和十多位同事一起下海,在深圳创办了萨摩耶金服,成为第一批主打信用卡代偿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一年后,他的同事徐志刚,也离开了招商银行信用卡部门,创立了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即另一家代偿企业还呗的母公司。

信用卡余额代偿(Balance Transfer),是指代替信用卡持有人偿还卡债的一种金融服务。其最早起源于欧美地区,由于欧美地区的信用卡逾期滞纳金较高,通过向代偿机构申请低利率的贷款用以结清信用卡账单,是用户短期周转资金的主要手段。

秦奋是上海一家互联网金融企业高管,公司业务涉及信用卡代偿。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银行信用卡真正的利润来源是那些不会一次性还款、需要分期偿还的客户。信用卡行业其实存在一种“补贴”现象,即银行从分期付款用户一方收到利息,用来补贴全额一次性还款用户和“老赖”用户产生的资金成本。

“那些有钱的、优质的银行客户一般不怎么分期,反而会选择全额还款,因为他们不想付银行利息,信用卡消费对他们而言相当于享受了银行的免息资金补贴。还有一些刻意赖账的用户,他们的成本也会被转嫁到普通分期客户上面。”秦奋说。

信用卡代偿公司瞄上的正是这类分期客户,但只有在利率上比银行信用卡分期低廉,才能真正吸引客户前来贷款。而在现实中的国内信用卡代偿,利率却远高于银行信用卡。

据南方周末记者观察,目前市面上五大银行的个人消费12期分期手续费率每个月平均为0.6%左右,一年期的信用卡实际利率约在12%—18%不等。

而根据维信金科(卡卡贷)的招股书,2015年—2017年,公司三年信贷产品的贷款平均实际年利率分别为41%、38%以及39.6%,均超过36%的监管红线。另一家小赢科技旗下的小赢卡贷,2018年上半年的平均年化利率为28.58%。

这些数字虽略低于此前备受争议的现金贷类产品,但也明显高于银行信用卡分期利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和2017年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能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为无效。同时,相关平台禁止发放或撮合年化利率超过36%的产品。

降不了的成本

代偿行业最成功的鼻祖要属美国企业Capital One。这家最初仅从事代偿小众业务的区域性银行,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成为美国排名前三的信用卡公司,并在此后进一步深入次贷人群市场,业务囊括了信用卡、车贷,甚至房贷。

1980年代末,Capital One尚未从美国弗吉尼亚州Signet银行的信用卡部门分离出来,那时候,美国的信用卡行业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但所有银行均采用固定的收费模式,没有任何一家银行认真分析过客户之间的个体利润率差异。

Capital One成功的法门就在于,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精准风险定价。常常能以低于同行的利息,向大量次贷人群提供服务。Capital One定义的好客户,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群体:传统银行认为的“好”客户中的坏客户(有信用卡但经常贡献分期利息和逾期罚息的);传统银行认为的“坏”客户里的好客户(没有信用卡但有较弱还款能力、较强还款意愿的用户群)。

与Capital One不同,国内的信用卡代偿客户是宁愿选择更高利息贷款偿还信用卡的用户,相对于正常还款的银行信用卡用户会有一定比例的“下沉”,“下沉”就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之所以国内的信用卡代偿利息高于银行分期,是因为国内信用卡代偿公司需要稳定的资金供给,而这些资金供给的成本比银行要高得多。

一位互金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目前最便宜的资金仍然是在银行,代偿机构最终拿到手的资金利率早已超过10%,一些来源于消费金融或小贷公司的资金利率甚至高达15%—18%。如此高额的成本,再附加管理、人力、技术等费用,在利率上确实难以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相比。

根据几家上市代偿公司的披露,其资金合作方绝大多数为银行、信托、保险和持牌互联网金融公司。虽然都是合规的金融机构,但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资金成本要比前者高出不少,而且获取相对容易。

以萨摩耶金服为例,截至2018年上半年,其资金端包括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商业银行和小贷机构等四类、十余家金融机构,资金占比分别为59.2%、20.2%、18.5%和2.1%,其中消费金融公司占大头。银行方面的合作对象也主要是包商银行、苏州银行、吉林银行等利率相对较高的地方性银行。

类似个人贷款这样的零售市场并非国内银行的主营业务,但在地方债务和对公业务不良率攀升之际,地方银行也希望打入零售市场,这也为代偿公司提供了生存空间。

在高成本之下,信用卡代偿公司获客艰难,为了生存下去,国内的信用卡代偿企业也不得不对主营业务进行调整,削减信用卡代偿业务,向利息更高的现金贷业务倾斜。

仍以萨摩耶金服为例,截至2018年上半年,公司净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176.8%。净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了2561万,这是公司创办以来首次跨过了盈亏平衡点。

营收增长背后,是萨摩耶金服将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由2017年业务总量的74.7%下降为2018年上半年的42.1%。相应地,另外两块收入小额现金贷和大额信用贷款(最高不过3万到5万),则从原来业务总量的17.7%和7.6%分别上升至22.6%和35.3%。

与现金贷业务增长相伴的,还有不断提高的借贷利率和坏账率。

据其招股书透露,萨摩耶金服的平均年利率已由2016年的14.5%,上升至2017年的17%,2018年上半年攀升至21.5%,现金贷部分的利率更是被直接上调至24%—36%区间。

此外,公司90天以上逾期率大幅攀升,由2016年的0.42%上升至2017年的0.82%,继续上升至2018年上半年的1.66%。坏账率则由2016年的0.04%,上升至2017的1.23%,达到了目前的2.66%。

这相当于走了P2P和现金贷的老路。高资金成本决定了只有次优级客户会尝试信用卡代偿,进一步推高了代偿机构的坏账风险,资金端风险随之进一步放大。

2018年8月31日,51信用卡(02051.HK)在香港举行中期业绩发布会。(视觉中国/图)

难逃逐底竞争

兴起于互联网金融下半场的信用卡代偿,在远未壮大之时,就经历了一轮去杠杆大潮。

2015年6月,早期野蛮生长的网贷行业风险开始暴露。以“e租宝”平台爆雷为起点,官方首次对这类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做出集资诈骗的认定。

此后两年内,裸条事件、套路贷、校园贷、暴力催收等多种恶性事件频发,矛头无不指向互联网金融领域。之后便是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

李文供职于深圳某代偿企业,他还记得,2017年底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定,是重申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即年化利率36%的红线。这一条也彻底改变了这个行业的规则。

监管收紧,要求所有机构必须坚守36%这一利率,而且不能以“砍头利”等方式变相突破红线。这直接影响了现金贷公司展期,平台不得已只能严格把控放贷指标,这让那些原先很容易就获得平台授信的用户不能再走循环贷款、以贷养贷的老路。

金融去杠杆之下,李文的公司发觉,当时一些公司客户实际上属于“多头借贷”,这类客户在多家网贷平台都有贷款申请,但频繁的贷款操作实际为的是偿还上一家的贷款,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

也就是说,这些客户名义上是将信用卡代偿上的费用支付其它银行的分期,实际却是将资金用作填补其它现金贷平台的窟窿。

李文说,当时信用卡代偿行业内的利率普遍在20%,虽然高于一般银行信用卡,但是远远低于现金贷动辄年化40%甚至50%的暴利。“一些现金贷公司卡着上限36%的利率,而我们只有20%多,用户肯定都会跑来我们这里借低息去还高息的部分。但是这类客户的偿还能力其实已经不足以归还我们的利息了,所以我们决定调价,将利率升到24%-36%这个区间。”

当时几乎业内所有信用卡代偿公司都选择了提价,在李文看来这是不得已的选择,这相当于一种“逐底竞争”——为了防止自家平台成为他人坏账的接盘者,信用卡代偿公司只能纷纷上调贷款利率,驱赶那些试图套利的用户。

但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吓跑金融巨头们。除去业内已经上市的几家大型代偿公司,腾讯旗下财付通在2018上半年推出了微乐分,中腾信推出了小花钱包,分众传媒旗下的还呗也在市场上打开了局面,包括招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都纷纷加入了这场消费金融争夺中。

根据央行2018年3月公布的《2017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截至2017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5.88亿张,同比增长26.53%,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张,同比增长25.82%。

此外,信用卡授信总额为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8%,应偿信贷余额5.56万亿元,同比增长36.8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663.11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6%。

这些数字表明,一方面,信用卡用户仍在快速上升,提前消费的观念更为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应偿信贷余额高达五万多亿,很难让人忽略这样一个广阔的金融市场了。

(应受访者要求,秦奋、李文为化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estyche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