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一二五”目标公布后银行股重挫,市场误解了政策信号?

澎湃新闻2018-11-09 19:23
收藏

  11月9日,28只在A股上市的银行股股价全线下跌,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上海银行(601229.SH)跌幅更是接近5%。在银行股重挫的带领下,上证指数也再次跌破2600至2598.87,日跌幅达1.39%。

  一位城商行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今日银行股大幅下跌,可能是由于银行股本身有许多境外投资者,而他们对市场缺乏了解,会因为政策信号的释放产生过度恐慌。

  11月8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郭树清还在采访中提到,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

  银行股下跌是否是市场对监管层面“喊话”的过度反应?“一二五”目标是否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其实我们银行内部都是不担心完不成这个目标的,因为我们所在的地区是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区域,我们原来的客户中就有70%左右是民营企业,所以行内人士都很淡定,但是我觉得投资者可能不太了解情况,会担心引发不良和坏账。”一位温州地区的国有大行人士对澎湃新闻说道。

  上述城商行人士也告诉澎湃新闻,“一二五”目标是一个政策上的指导,具体落实可能要考虑各地区的经济状况,不能“一刀切”。他说,“

  对一些沿海地区的银行来说,因为民营企业本身在经济结构所占的比重就很大,完成这个任务不是太困难。但对于东北、西北等国企占大比重的地区的银行来说,可能比较难一点。但是监管部门具体考核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地区差异。”

  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倪军分析,当前民营信用约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去杠杆环境下,有限信用资源会优先流向隐性刚兑的国企,造成对民企信用的挤压,这是短期结构问题。另外,不少民营企业部门的经营现金流源自政府和国企的融资现金流,在国企和地方政府债务约束的环境下,民企短期经营压力也同步上升,这是历史产业结构遗留问题。二是经济放缓的情况下,部分民营企业投资回报率不足,这是长期生产效率问题。所以,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回避有市场化风险规避的考虑。

  华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沈娟认为,民企融资核心隐忧在于信用风险,监管在信用缓释和不良处置上着重发力。第一,引导金融机构对出险企业避免一刀切,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缓解民企集中抽贷造成的流动性风险。第二,重申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扩充处置渠道。此次银保监会披露截至11 月8 日债转股签约金额1.8 万亿元,落地金额近4500 亿元,落地率25%,较7 月末提升5百分点。第三,结合10 月22 日央行宣布引导设立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后续民企贷款融资增信机制有望完善。虽然民企经济效益承压,信用困境犹存,但监管发力信用缓释与扩大不良处置渠道,有助缓解信用隐忧。

  “在监管的明确引导下,民企将成为本次宽货币传导至宽信用的桥头堡,流动性支持加大有助于民营企业信用资质修复,实体经济信用环境有望好转。且在民企对国企的融资替代下行业息差有望回升。本次监管要求着眼于新增公司类贷款中民企比例,两点需引起重视,其一在于监管指标考察贷款增量,其二在于设定比例要求为相对于公司类贷款,对于存量贷款与零售贷款影响较为可控。”沈娟写道。

  倪军认为,为完成“一二五”目标,商业银行可能的做法及影响如下:一是实质性风险下沉支持民企,这一方面可能会提升息差,但另一方面对银行风控和产业预判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否则将带来未来信用成本的提升。二是目标占比考核的分母为公司类贷款。银行可能会通过做小分母的方式实现达标。比如压低国企、平台类贷款,增加零售贷款或债券投资配置,这会相对利好债市和稳健型零售银行。三是技术调节修复情绪,长期趋势等待制度改革。短期来看,打破国企隐性刚兑难以快速实现,通过各类技术手段将信用资源转移为民企,有助于修复市场情绪,能缓解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短期信用风险。长期来看,经济效率取决于有效投资,有效投资除了需要信用供给外,还需要投资机会和投资意愿,机会源自产业准入门槛的降低,意愿源自长期信心,长期趋势需等待制度改革。

  (澎湃新闻 郭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fangdo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