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逆周期因子”重启 人民币短期波幅不会扩大

距月初宣布外汇风险准备金回归不到一个月,人民币“逆周期因子”也被重启。

8月24日晚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随着“逆周期因子”重启消息的公布,人民币急速飙升。

招商宏观报告称,重启逆周期因子针对的是外汇市场中存在的顺周期行为,也有望缓解一部分人民币贬值压力,此外,有助于降低汇率稳定与利率政策之间的冲突。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4日晚间公告,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公告显示,2017年5月,为了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基于市场化原则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由原来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调整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引入“逆周期因子”有效缓解了市场的顺周期行为,稳定了市场预期。2018年1月,随着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趋于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将“逆周期因子”调整至中性。

公告还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增长动力加快转换,增长韧性较强,人民币汇率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近期受美元指数走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行为。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

绝大多数中间价报价行已经对“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预计未来“逆周期因子”会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为应对外汇市场中存在的顺周期行为,此前的8月3日,央行就宣布,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当时,央行还同时表示,将根据需要进行逆周期调节。

8月17日,外管局最新数据显示,尽管7月人民币汇率下跌较快,但当月银行结售汇逆差仅为29亿元人民币。不过,在人民币贬值预期犹存的阴影下,这预示着银行远期售汇压力较大。

在8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再度提及逆周期调节。他表示,在保持汇率弹性的同时,人民银行也坚持了底线思维,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对外汇供求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招商宏观报告称,本次重启逆周期因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重启逆周期因子针对的是外汇市场中存在的顺周期行为。其次,重启逆周期因子有望缓解一部分贬值压力。如果逆周期因子开始发挥调节作用,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有望从目前的92附近逐步回归到94.7的均值水平。第三,从2017年下半年的实践看,逆周期因子的重启对于分化贬值预期、稳定人民币汇率有帮助,有助于缓解汇率与利率之间的政策冲突。

上周,人民币中间价经历大起大落,周一报6.8718,之后连升三天,一度升穿6.83关口。周四周五连续两天中间价大幅回调,其中周五报6.8710,较前日下降343点。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呈双边震荡趋势,弹性进一步扩大。

此外,近来人民币倒挂现象频现。兴业研究对第一财经称,CNH(离岸人民币)和CNY(在岸人民币)倒挂的主要原因在于CNH流动性收紧,空头成本提高,虽带动CNY上升,但CNH上升幅度更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近期人民币弹性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或触及顶端,另外考虑对投资市场的影响,短期内波动幅度不会加速扩大。

摩根资产管理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向第一财经表示,近期人民币弹性有所上升,但双边波动幅度短期内不会大幅扩大。“(弹性)上升的幅度已相对足够,已经引发投资者对避险工具的兴趣,但市场波动太高的话,对投资者信心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市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央行在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同时,一方面初步建立了外汇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资金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另一方面也在强化与市场沟通,管理市场预期,避免人民币汇率波动大幅脱离宏观经济基本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estyche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