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清华教授蓝志勇:技术创新背后是人 需要良好制度和文化环境驱动

2018年8月10-12日,以“共享全球智慧,引领未来科技”为主题的世界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蓝志勇在演讲中表示,只有在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才能各尽所能,推动创新。

蓝志勇说,什么是文明?它是人类创造的总和,是创造出来的非原生态的一种东西。是什么呢?是社会形态。文明分为几个层次,一个是物质文明,包括了产品、生产产品的工具,科学其实是一种方法和一种工具。科学后面是叫物质文明,还有一个是价值观和文化,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说的艺术、音乐等。那么在文化的后面要什么支持呢?就是制度、组织的秩序、人们的期望值。这是一个高层次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发展到高阶段表达出来的状态就是文明。我们不靠弱肉强食的时代,不靠动物的属性,而是用文化、道理、规则、交换,来解决我们人类存在的矛盾,这就是高层次的社会文明。

科学是文明的产物。人在一起生活就会有社会分工,有了社会分工才可能有科学。科学家可能不同意这点。但是西方发展的过程,是先有文化、文艺复兴,然后孕育了巨大的科学,然后科学的发现反过来给了我们信心,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看人类的历史,开始是劳动驱动、劳动创造价值,因为自然资源是存在的。后来成了资本驱动,资本主义的方法已经非常强大了,它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和科技创新问题。但是后来资本在控制了劳动和资源以后,要寻求创新,这就是技术创新驱动。但是技术创新的后面是人,我们没有注意,只要了技术和专利,忘记了专利后面的人。但是人为什么能创新?这就是管理和文化的驱动,只有在良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才能各尽所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clementsu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