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一二线城市房价可能又要涨!

[摘要]局部市场的房价还在继续膨胀。

腾讯财经《灼见》特约作者 王军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表现平稳,工业生产等供应端和价格、就业、利润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保持平稳态势,新旧动能转换仍在继续,中国经济正逐渐由过去的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含金量不断提高,抵御内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提高。

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需求整体偏弱,投资和消费均出现超预期下跌。其中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下降最快,创历史新低;但地产投资依然维持了很高的景气度。可以说,上半年如果没有房地产价格高企,整体投资及民间投资增速将以更快速度回落。如果未来依旧依靠房地产,中国经济济不仅无法进行转型,下半年数据还会继续令人失望。

图1 经济运行仍然平稳保持在 “L”型之一横这一增长平台

作为中长期经济工作主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第一,在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方面,我们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原有的一些制度障碍,例如,国务院同意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证监会支持“四新”经济企业上市,对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4个行业中的“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或IPO,开通“快速通道”,符合规定实行即报即审,不用排队。

第二,在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我们顺应国际间税收竞争的大趋势,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体现了对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体现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决心。同时,我们继续“放管服”改革,多地积极尝试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为企业减负。这些都是在发达经济体减税并与中方有贸易摩擦背景下出台的,可谓正当其时。这将惠及众多企业,减轻其税负,提升其盈利能力,有助于缓解由于贸易摩擦和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下滑所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提振内需。

此外,针对当前居民消费回落趋势,财政部公布了新一轮个税改革方案,如果此次个税改革的各项政策能切实落地,那么对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和对消费的刺激将是全方位的,加上日用消费品、汽车进口关税下降等利好政策,以及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居民消费的快速升级阶段,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但是相比而言,在破除无效供给,处置“僵尸企业”方面进展不大。主要存在于国企领域的“僵尸企业”,因长期占用大量土地、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等社会资源,导致生产要素扭曲配置,社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大大降低,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下一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聚焦于此,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受内外部复杂因素影响,下半年内需和外需表现可能都将弱于市场预期,经济下行压力重新加大。

其一,预计投资仍将保持弱势。下半年投资将会受到三个层面因素的压制:一是基建领域的政策压制,中央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违规举债、不允许为平台公司兜底的政策导向,以及严格的查处举措,将使得以往的财政“软约束”逐步得到控制,广义财政支持的减弱将对基建投资带来压制;二是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七部委最新调控措施出台,国开行棚改政策调整,一二线城市严厉的需求端管控政策(限购、限售等),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对后续需求的压制,将对房地产投资带来负面影响;三是金融监管提升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这不仅对高杠杆、现金流紧张的平台公司和房地产公司负面影响显著,所有其他行业也都难逃拖累,轻资产、无政府信用背书的民营企业的融资情况更是明显恶化。融资难度的加大将对企业投资产生直接的负面压制。

图2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及销售同比出现趋势性下滑

其二,消费恐将继续低迷。原因在于:一是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降低,二是房价涨幅放缓后的财富效应减弱,三是地产销售高增速后的房贷偿还,四是经济下行给居民收入增长带来的压力,五是汽车关税降低的预期,六是服务消费增加但并未被统计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中。其核心或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居民杠杆率过高对于消费的挤占。

图3 车、房销售雄风不再,消费增速难以好转

图4 居民收入增速罕见慢于GDP增速,人均消费增速一路下滑

其三,进出口增速因贸易战而蒙上阴影,难以乐观。出口方面,今年全球经济协同性减弱的态势较为显著,欧洲经济明显转弱、新兴经济体遭受强美元和持续加息的冲击、贸易争端开始向全球范围蔓延,人民币有效汇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上升,再考虑到中美贸易战对于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直接负面影响,我国未来出口增速存下行压力。

进口方面,考虑到我国在部分高科技领域存有进口依赖、原油价格增速近几个月仍可能继续保持相对高增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较强、海外配置需求与消费升级将继续支撑服务贸易进口等因素,预计进口强于出口的格局将继续延续。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常账户逆差的情形可能还会在未来再度出现,今年净出口对经济的支撑将大概率减弱。

图5 进出口增速因贸易战而蒙上阴影,难以乐观

三、下半年面临的主要风险预判

第一,去杠杆、严监管、紧信用引发巨大的风险暴露。防风险与去杠杆的政策引发的一系列风险令人担忧,仍将成为困扰下半年经济运行的最大不确定性。这在宏观上表现为社融余额和广义信贷增速的继续回落,在微观上则表现为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加剧,以及由此引发的信用债“违约潮”,股票质押爆仓,股市持续低迷不振,这些因素都将对短期经济增长形成较大的下行压力。对于表外融资的强力整顿和清算使得信用萎缩之剧烈超出预期,这是之前过于猛烈和粗暴的去杠杆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快市场出清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融资渠道减少,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可能受到冲击。在强监管、严监管的影响下,除银行信贷之外的几乎所有融资增长均出现显著减少,这势必造成未来实体经济融资环境趋紧,企业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上升,企业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增加了去杠杆过程中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加剧的风险。

图6 猛烈的去杠杆导致融资环境趋紧,社融增量下跌

第二,房地产市场上行风险犹存。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长平稳,企业资金来源、土地购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房价平均涨幅继续上升,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5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层面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调控政策的升级将对中短期房地产消费和投资产生一定影响,对不同类型城市影响有所分化。一、二线城市商品房住宅库存较低、需求整体不弱,整体供不应求;三线及以下城市或受调控政策边际影响较大,地产销售或加速降温并拖累全国销售。特别使人担忧的是,局部市场的房价还在继续膨胀。近期,成都、大连、深圳等地的房地产市场火爆异常,万人抢房,深夜排队,排队离婚,排队摇号等等非理性的“怪异”行为此起彼伏。近期,国开行收紧棚改融资可能意味着棚改债政策的全面收紧和货币化安置比例的降低,这将使得助推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最重要因素不复存在。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下半年需要高度警惕在三四线受限、房价降温和降准导致的资金外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二线城市房价上行的风险。

图7 分化的市场,洗牌的开始:一线升温,三线羸弱

第三,更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将增加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下半年来自海外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美贸易战的扩大可能会缩减全年的贸易顺差,降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中东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导致原油价格高位震荡并持续攀升,这可能显著推升我国的PPI增速;此外,油价上涨也可能抬升美国通胀预期,进而加快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这将对国内货币政策形成掣肘。三是美国金融市场可能将面临剧烈波动,美国持续加息,美股高位震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与外围联动性的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也可能随着美国金融市场而不断上升,A股市场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难以乐观。

对于中美贸易战,短期而言,如果美国对我500亿加2000亿美元商品开征关税,那么中国可能面临的潜在损失包括:部分中小型出口生产企业遭遇困难,失业增加;中低端制造业在美市场迅速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抢夺;中国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被美国拒之门外,正常的高科技产品贸易受阻;大豆、玉米、种子等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贸易顺差被大幅压缩,继续触发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和汇率贬值预期,等等。

从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战可能将是一场史上前所未有的贸易大战,将长远影响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是战后历史的重大事件,这可能是守成大国遏制、规锁崛起大国赶超发展的新冷战,是旷日持久、长期缠斗的持久战,是波及广泛、多领域参与的超限战,最终可能是一场没有赢家,只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零和博弈。这可能将意味着:中美过去稳定、平静的经贸关系可能已发生实质性变化,中美贸易摩擦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未来“摩擦、斗争、妥协、再摩擦、再斗争、再妥协”的循环将成常态。中美两国之间的全面竞争和博弈将更聚焦于长期战略利益而非短期商业利益,价值观、世界观的冲突和对立将更甚于利益的冲突和对立,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等市场规则和市场理念的分歧,短期内取得明显共识和进展难度较大。

四、宏观经济政策展望:取向不变,边际放松

在外部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国内政策方向变得尤为重要。观察近几个月的政策走向可以看出,政策微调已经显现,即“财政加快支出、货币边际放松、监管节奏趋缓”,已明显体现出决策层意图在稳增长、调结构与防风险、去杠杆、严监管之间调整和平衡的意味:货币政策“价紧-量松”,财政政策“收地方-放中央”,监管政策“方向仍强-边际松弛”,产业政策“控地产-兴创新”。但是,防风险政策的优先级仍然要高于稳增长,政策的主基调仍然没有改变。

具体来看,预计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仍然受到限制,但财政支出节奏有望加快,基建投资下半年有望在低位企稳,个人所得税调整有可能加快落地,这些均对下半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增长构成实质性支撑。

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但在流动性支持方面将有边际偏松的微调,即以“紧信用+宽货币”的搭配来对冲防风险政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预计下半年仍将实施降准,但这不代表货币政策的完全宽松和全面放水,只是一场定向的、结构性的放松,是为了缓解金融去杠杆对实体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波及,是将资金引入科技创新部门、引入小微和实体,而非预算软约束的国企和地方政府以及房地产企业。未来除非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全方位宽松。

在监管政策方面,尽管严监管、去杠杆政策方向不会改变,但随着外部风险的不断聚集,保持内部稳定的重要性提升,政策上不会再主动释放风险,资管新规实施细则有望暂缓出台。为防止货币金融冲击超出当下我们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避免因为化解风险而产生的风险,去杠杆、严监管政策出台的力度和节奏将作出调整,将更加注重统筹兼顾防风险、严监管和稳增长、调结构的关系,将充分考虑银行及资管机构业务调整的难度,尽可能减小对资本市场和中小企业的冲击,有序去杠杆、有序打破刚兑将成为常态。

产业政策将会两手抓,两手硬,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持“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独角兽上市,发展进口替代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将继续振兴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为调整经济结构,国内改革将进一步加快,政府将继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减少对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和过度补贴,更加尊重知识产权,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unhangjia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