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李庚南:郭树清对人民币的信心从哪来?

[摘要]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为人民币稳定提供了较坚实的基础。

腾讯财经《灼见》特约作者 李庚南 资深金融从业者,银行监管部门人士。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贸易战的前夕,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就“中美贸易战”所回答的五个问题可谓掷地有声,向尚困惑于股、债、汇市阴霾中的国人传递了金融自信,特别是对稳定人民币币值的信心。

郭树清主席在答记者问时,坚信“作为一个逐渐国际化的新兴储备货币,人民币未来总体上会趋于走强”。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于历次对国际上做空人民币力量成功反击的经验,更来自于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局势的客观研判:

一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为人民币稳定走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郭树清认为,“近些年里,一些国际投机者试图通过做空人民币谋取暴利,事实证明他们严重误判了形势。”那么,国际投资者对形势的误判在哪里?就在于他们对人民币背后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实力的低估。郭树清认为,中国以自我革命精神调整工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仅将推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而且势必使世界各国都从中受益。中国经济的进步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扭转的。

我们知道,一国货币币值稳定与否,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涵: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币值稳定的基础都是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为人民币稳定提供了较坚实的基础。郭树清认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了其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虽处于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期,但仍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劳动生产率增长持续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而且整体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不断增强。从稳定币值的角度看,经济的稳定增长一方面促进了国内供需的总体平衡,使物价总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PI、PPI维持在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为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得我国有条件保持一定规模的贸易顺差,而进一步开放格局下的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无疑也有助于我国保持国际收支相对均衡,这些都成为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

二是不断完善的汇率机制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机制保障。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中国实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一直处于渐进完善过程中。2015年8月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2015年11月推出CFETS等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2017年5月26日,央行宣布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以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合理波动的预期。

因此,评价人民币汇率是否稳定的参照已由单一的对美元汇率转向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稳定性。尽管今年以来,特别是6月14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较明显的贬值,但这一走势总体上是在美联储持续加息、非美货币总体贬值格局下的异常波动,其中叠加了中美贸易摩擦诸多不确定因素。从贬值幅度看,人民币小于英镑、欧元,更小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

郭树清认为,“人民币汇率经过去年以来的调整,已进入双向波动的合理区间”。这一点从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变化恰可印证。自2017年5月26日以来,人民币汇率表现总体比较稳定,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见下图)。

三是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成为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坚定后盾。郭树清认为,“作为一个逐渐国际化的新兴储备货币,人民币未来总体上会趋于走强。过去30多年里,凡是看贬人民币、抢购并较长时间持有外汇的居民和企业,最终都蒙受了较大损失。”实际上,自2015年11月人民币加入SDR后,境外主体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规模正在逐步增加,人民币正逐渐成为国际主流货币,其储备货币的地位正逐渐得到增强。

据《环球时报》报道,由非洲14国组成的东部和南部非洲宏观经济和金融管理研究所(MEFMI)在一份声明表示,该地区的17名政府和央行高级官员在5月29日和30日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行的论坛上,讨论“使用人民币作为该地区储备货币的可行性”议题。从长期看,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增强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国内经济面的持续企稳向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金融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重要性将逐渐提升,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将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国版原油期货的推出,将大大加快人民币国家化进程,增强人民币的吸引力。

此外,高达3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也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动态看(见下图),规模总体保持相对稳定 ,成为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压舱石”。

四是中国市场正日益彰显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这将成为人民币最有力的外部支撑。

在谈到“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对国际金融体系造成负面影响”问题时,郭树清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了信心。他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平均估值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居于低位。国际投资界普遍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已显示出较好的投资价值。上半年,境外资金净流入股票市场1313亿元,境外机构投资者净买入中国政府债3089亿元。”郭树清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这无疑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提供了有力的平衡支撑。

实际上,除了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外,中国庞大的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一系列吸收外资政策措施的相继落地,将不断提升境外投资者对华的投资信心。中国美国商会最新调查显示,74%的受访企业2018年将增加在华投资,比例继续提高。而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也印证了上述态势:1-5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026家,同比增长97.6%;利用外资5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6%。从投资来源地看,英美等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显著增长,1-5月,英国、韩国、美国对华投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56.9%、66.9%和16.3%。从产业结构看,高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金额大幅提升,同比增长61.9%。

郭树清答记者问无疑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人民币的信心,走出患得患失的忧虑。但同时我们也需反思对人民币汇率本身的认识,需要走出以下两大固化的认识误区:

一是片面关注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并据此评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而忽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的整体稳定性。须知,一篮子货币稳定性正是中国多边贸易市场不断拓展的基础,而贸易全球化、多元化无疑是我们发展国际贸易、平衡国际收支所积极谋求的方向。

二是简单地看待人民币的强与弱。货币强势地位并非表现为持续的上涨,稳定才是王道。无论从宏观货币政策还是微观企业的外贸出口,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都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而一定幅度内的上下波动或成为常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unhangjia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