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杭州望湖宾馆门前的斑马线,一直往东走,前面就是美丽的西湖,坐在岸边的长椅上,可以看得清“断桥”上行人的面孔16年前,当时还是杭州商学院(今浙江工商大学)教师的谢宏,总是在黄昏时分,循着这条路线,在这里看书,看湖,思考。
|
||||
|
那时候的谢宏还是一个大男孩,有的是用不完的精力,和满脑子的奇思妙想,更有着自己执着的人生追求——做一个实业家,打造中国自己的婴童食品品牌。这样的“理想”,往往会被长辈视为“好高骛远”,甚至有些不着边际。而他的第一个“小打小闹”的动作——7万元盘下一个小饼干厂,最终为今天的成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16年过去了,喝贝因美配方奶粉长大的孩子们,已成长为翩翩少年;7万元起家的谢宏,早已成为业界的“名家”;而当年的小饼干厂,如今也已发展成为品牌价值超过30个亿,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婴童行业的专业化集团公司,成为中国婴童行业的领跑者。而16年来始终没有改变的,是谢宏致力于为中国宝宝提供放心营养产品的爱心和专心、打造中国婴童行业第一品牌的雄心,以及推动中国婴童产业健康成长的那份社会责任心。
“实业强国”梦想
10月18日下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贝因美黑龙江安达奶源基地见到了谢宏。“再过不到一个月,贝因美就整整16周岁了!”谢宏欣喜地告诉记者。
回想起当年的创业历程,谢宏感慨良多。因为让谢宏下定决心做婴童食品的,是他遇到的一件“痛心事”。“90年代,我去台州讲座,一位母亲神色黯然地走到讲台边,问我,‘孩子从5个月到8个月,吃了很多奶粉,体重却一点都没有增加,怎么办?’”谢宏告诉记者,“这位母亲是听信了别人的宣传误导,用了没有标识的米粉。这件事对我触动非常大,坚定了我投身婴童行业的决心。我希望能通过传播育婴知识,让更多人懂得成功生养教,让更多人关爱宝宝,知道中国也有好产品。”
事实上,这位“矢志”婴童事业的领跑者,早在大学时期就开始了这个梦想。
1980年,年仅15岁的谢宏以优异成绩考入杭州商学院食品系,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从事相关的“食品科学研究”。1989年,他从浙江大学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这时候,他的食品市场概念已经形成。
“1987年,亨氏‘婴儿营养米粉’进入中国市场。而国内食品生产厂家则用传统的乳儿糕、荷花糕等来满足婴童断奶后的市场需求。当时,我已意识到‘断奶期食品’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处女地,中国宝宝需要更深层次的营养需求,中国人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婴童食品品牌。”谢宏说。
初步完成人生定位,经过了反复分析,谢宏把自己的理想“定格”在了婴童行业。1992年,谢宏离开讲台,开始专心演绎自己的理想。
“经过认真思考,我坚定了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如果能研制出‘专为中国宝宝’设计的米粉,应该可以打破洋品牌垄断米粉市场的局面。”谢宏告诉记者,他从1992年起就已经开始谋划自己的“打造中国奶粉帝国”计划,他甚至为自己未来的产品取了一个颇具存在主义意味的英文名字——BEINGMATE (中文直译为“生命伴侣”)。
目标明确之后,谢宏对中外宝宝先天遗传因素、体质和饮食习惯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探寻中国宝宝更深层次的营养需求。1991年夏天,谢宏的“速食婴幼儿营养米粉”研究工作取得初步成功。“那是一个不眠之夜,那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第二天,怀揣“一纸配方”的谢宏便开始四处考察可以生产自己米粉的厂家。“尽管当时特别希望把配方变成产品,尽快投放市场。但我还是非常谨慎,我要亲自把它生产出来和洋品牌竞争一下。”谢宏告诉记者,当时往前走的劲很足,很坚决,“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只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成功,没有退路。”
由于贝因美米粉不仅质量过硬,而且具有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营养配置,贝因美产品一上市,便迅速抢占了上海、江苏、浙江等市场。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长三角地区,其销量已与国际巨头亨氏旗鼓相当了。
|
[人民币汇率政治战升温][中美官方言论]
新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即时排行
·[商讯]开盘后大胆介入该股 不花钱用Level2 ·大盘突然大跳水 你还在四处打探消息吗? ·警惕:明日股市将暴跌 重大消息:A股将大跌! ·该股明日或涨停 明日最值得买进金股 ·11月大盘跌破2800? 4只“明星藏身股”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