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邵氏兴衰》中篇:大亨,大时代

2014年1月7日
[]条评论
  • 在整个香港电影达到巅峰期之前——1987年,邵氏正式退出电影市场。
  • TVB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正是邵氏兄弟公司电影事业的鼎盛时期。
  • 从电影到电视,邵逸夫几乎主宰着香港上世纪后40年的娱乐业,成就一位大亨的大时代。

年华正茂:大亨,大时代

香港电影崛起于上个世纪中叶,其中1986年至1994年被称为巅峰期。一直到1990年代末衰落之前,它在全球电影史上都算得上一个传奇故事。邵氏影业虽然是伴随着香港电影的崛起,但是在整个香港电影达到巅峰期之前——1987年,邵氏正式退出电影市场。

这一次的退出,并不意外。80岁高龄的邵逸夫全面转战电视节目市场,在未来的20年内,带给他荣耀的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下文简称:TVB)。

TVB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正是邵氏兄弟公司电影事业的鼎盛时期。1967年,由邵逸夫、利孝和、祁德尊等人共同创办,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商。

从电影到电视,邵逸夫几乎主宰着香港上世纪后40年的娱乐业的流金岁月,成就一位大亨的大时代。

退出电影

在香港电影未及鼎盛时,邵氏兄弟公司攀至其电影业务的巅峰。

邵氏电影公司采用工厂式大量生产模式,全盛时期拥有15个厂棚,办公大厦、餐厅、宿舍、银行也一应俱全,不计合约导演和演员在内,员工共1700余人。邵氏拍片的速度也惊人,几乎每年有40多部电影,并且长期占据香港、台湾十大卖座电影排行榜。

片厂制度下的资本积累为邵氏甚至整个香港电影行业聚集了更多的人才、拥有了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控制一条或多条庞大的院线,成为了东方好莱坞。

但不同于组装汽车的福特流水线,电影公司生产的产品各具差异。邵氏影业每年制定固定的拍片计划,确定下一季度制片的数量和类型,供应给香港本土和东南亚的邵氏院线。这种体系化的制片方式保证了影片的产量和质量,却相当程度的限制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

除了创作空间上的局限,演员、导演和邵氏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签约模式而渐渐产生较大摩擦。邵氏与导演(或者演员)采取合约制度,后者不参与票房的分红,而仅仅是拿工资。不论影片票房的成绩多么突出,或者失败,后果都由邵氏独立承担,在电影票房日渐高涨的时期,这种关系大大削弱了导演的积极性。

这种合约制度的模式不仅限制了导演的积极性,而来自其他制片厂的更高工资的诱惑,也使得邵氏影业的制作成本不得不增加。

邵氏公司资深制片人黄家禧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提到了导演和合约演员的流失问题,“因为我们是大制片厂制度,要大量生产,就要有大量的合约导演、合约演员签在邵氏。他不能到外面去拍戏,但当时的那个气候,没有办法将一个人绑住,我们给的钱相当于‘包身’,包身的钱一般就比较少。但其他公司说,你来我这里拍戏,我给你两三倍的价钱,所以人员流失相当大,当时我们一大堆的合约导演和合约演员都走了,我们就必须要给他们加钱,不然他们就没有心思给你拍戏。每个人都要加工资,就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制作成本也变得很高,后来很多制作成本就超过了收入。而且加人工的办法并不可行,你加钱,别人就会用更多的钱来挖他们。”

也有另一些制作公司采取了不同的制片方式。70年代成立的嘉禾公司则因为采用提供资金,扶持小制片公司制作,嘉禾负责监制和发行的方式,逐渐崛起。这样的投资方式不仅给了导演、编剧足够的创作空间,也突破了邵氏的大制片厂制度制片模式,赋予影片新鲜的内容,让观众邵氏的电影的垄断之外,看到了不一样的内容。

转战电视

邵逸夫在电视业上的伏笔早于1967年,即TVB的建立;然其,有计划的转型应是始于70年代后期。

70年代后期开始,邵氏兄弟就将半数摄影棚租给TVB拍摄电视剧,而全面的、大规模退出则是在邵逸夫1980年担任TVB董事会主席后才发生的。

1984年1月TVB正式上市,当年纯利润达2.04亿港币,1986年达到3.14亿,1987达到4.08亿。相比之下,电影业务更像是一次又一次的博彩。就业务稳定性而言,邵逸夫选择退出电影行业是一个商人的正确选择。

而作为全港首个免费电视台,TVB很快在香港娱乐圈占据了一席之地。80年代,TVB更是在香港电视圈一枝独秀。但是邵逸夫并不满足于此,1971年,TVB开设了首期无线艺员训练班,其后这个训练班不只为电视台还为整个香港演艺圈都输送了大量的中坚人才,现在在华人娱乐圈内绝对是呼风唤雨的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现在已晋升为国际级的大导演杜琪峰等,都是出自该训练班。

在90年代,TVB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各种题材的电视剧作源源不绝,堪称经典。郑少秋的《楚留香》,黄日华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以及后来的都市剧《义不容情》、《大时代》、《创世纪》,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其中主演至今听来仍如雷贯耳。

而邵逸夫在经营电视剧集内容方面很有现在“产品经理”的思路,他非常了解一般市民观众的心理,观赏习惯和兴趣,提供的剧集题材也以高收视率为目标。这一点,他在经营邵氏影业时,就已经如此。

2009年3月18日,邵氏兄弟撤销了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这家1971年上市的公司,是港交所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在2008年6月股价曾一度攀升至每股24.30港元。但金融海啸令全球股价低迷,邵氏兄弟一度跌至5.62港元。完成“私有化”,结束了38年的上市历史。

邵氏影业的衰退不仅来源于电视行业的兴起,也包括了其本身逐渐僵硬的制度。当时年岁渐长的邵逸夫,或许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也无力推翻整个公司的架构,建立一个新的模式。(腾讯财经 袁园 纪振宇 刘中盛 耿荷 发自北京、上海、香港)

分享到:

本期作者

阅读排行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