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从卢布“黑市”到金融中心
-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允许一种外币在中国某个特定地域行使与主权货币同等功能。
- 卢布在绥芬河的“灰色”渠道已经流通了20多年。
- 作为中国对俄贸易最重要的一个口岸城市,绥芬河比内地城市更直接的承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
随着绥芬河市被指定为卢布试点市的消息,全国乃至全球的一些商业人士开始重新打量这座边境小城的商业机会,当地政府也在略带谨慎的兴奋中期待着最后细则的出台。毕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允许一种外币在中国某个特定地域行使与主权货币(人民币)同等功能。
此前,卢布在当地的“灰色”渠道已经流通了20多年。这个著名的边贸城市以对俄贸易起家,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公路、铁路两条运输路线而成为了东三省最大的对俄贸易口岸。据统计,绥芬河每年对俄交易额能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肩背手扛式的民贸占到了绝大部分,这些交易很多时候并不在官方兑付的监管之下。
对俄贸易塑造了绥芬河的形象,也定义了绥芬河人的特性。在绥芬河街边的店铺上,最惹眼的就是俄语招牌,在几条主街上,招牌上的俄语字要比汉字大许多倍。当地人不无自豪的介绍说,绥芬河也是唯一一个开通俄语110服务的城市。
绥芬河市市场办主任张代利介绍,商业服务业占到绥芬河整个产业的80%以上,当地税收70%到80%来源于此。城市人口也大部分从事商服业,特别是商贸。根据商务局的统计,绥芬河汇集了除西藏外全国各地的商人,浙商、福建商人在这里都有商会。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商贸之都”。
选择绥芬河市作为第一个试点,无论是时机还是地点,国家的决策都颇有深意。
“感冒”的绥芬河
作为中国对俄贸易最重要的一个口岸城市,俄罗斯、东欧以及独联体的经济情况与绥芬河商贸市场密切相关。张代利这么形容:“国外打一个喷嚏,绥芬河就感冒。”也因此,绥芬河比内地城市更直接的承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
对于金融危机到底给这个边贸城市带来多大冲击,从事对俄贸易的商家们感受最深。青云市场是绥芬河最早的一家对俄贸易市场,建成于1991年,无论市场面积、商户数量、交易额以及影响力都是当地最强的。
市场商管部主管刘磊介绍,市场的四个门都有保安手持计数器计算每天进入市场的俄商数量。2012年最好的时候,一个门每天有800位俄商进入,今年最高也不过500。“综合来算,今年比去年的人流量少了五分之二,这还不算,俄商的购买力也在下降,商户日子很不好过。”
实际看到的情况也是这样,在腾讯财经记者给市场里最大的一家皮货店铺计数的一小时内,俄罗斯客人只有十几位,最后只成交了一单。店主一脸惨淡,告诉记者今年的收入只有去年一半,以前店里能雇佣两三个服务员,现在连老父亲都来帮忙打扫卫生。以前商户们午饭都从饭店预定,现在只好从家里带饭。
“零售肯定赔钱”,刘磊说,“靠着俄罗斯大批发商才能找补回来一些。”他说,俄罗斯经济危机给绥芬河带来的冲击已经波及到了城市的整个生态系统。“我们是商贸城市,卖货不挣钱消费就少,出租车司机和饭店的日子就都不好过。”
当地的一位企业家曾经派人去最高档的商场录像,商场里空空荡荡,根据录像计算,每天的人流量还不到100。打车穿行在这个小城里,出租车司机都在抱怨日子难过。有时司机会指指路边一栋没盖完的建筑,告诉记者连市中心都有烂尾楼。
因为俄罗斯关税上升,国内成本增加,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了沉重打击。木材行业是绥芬河经济中重要的一块。俄罗斯原木从这里进口到中国,加工之后内销或销往日本、欧美。绥芬河的木材企业从繁荣时候的四五百家减少到了两百多家。企业都在怀念当年的好日子,那时候国家给的补贴政策多,利润空间大,如今利润被挤压得“比纸还薄”。
另一方面,口岸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一些口岸采取给进口退税补贴的方式争抢贸易商,另一些则免除俄商过境税费吸引客商。绥芬河政商两界都热切期盼着盼着国家能给些政策,“扶”一把。在这样的情况下,绥芬河被指定为首个卢布试点城市的消息无疑让敏感的绥芬人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大机会。
金融中心梦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贾晋京认为,选择绥芬河作为试点是顺势而为的。在他看来,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探索的大背景下,这是以灵活快速的民间市场化机制来推进国家性战略措施的一个很好的实验。
首先,绥芬河的边境贸易是实际的货物贸易,这与其他地方纯粹在金融市场里探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同。其次,卢布是一个好选择,在人民币升值,卢布贬值的环境下探索汇率改革是一个好的时机。而且中俄两国都是大国,双方经济结构互补性强,找别的小货币也不容易开展。
从更大的层面上讲,贾晋京认为绥芬河不光涉及到双方边贸口岸的问题,因为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俄罗斯来讲有国家重大战略意义,未来政策有可能进一步放宽,甚至有可能扩展到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及更广泛的实体经济领域。
随着俄罗斯远东地区战略地位的上升,以及俄对远东开发力度的加大,距离远东地区最近的口岸城市绥芬河的地位也被凸显了出来。绥芬河政府当然也捕捉到了未来的可能性,他们正雄心勃勃的建机场、进行口岸改造,希望将绥芬河打造成东北亚金融中心。
这一切的基础,是绥芬河20多年来形成的独特的民间卢布流通市场。据统计,每年绥芬河卢布交易量能达到250亿卢布(约合46亿元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所谓“黑市”交易。
在绥芬河,绝大部分酒店、商场、超市、饭店等消费场所都可以用卢布结账。随便一个店主张口就能说出卢布汇率变动,店主们每天开张之前都会先问一下今天汇率是多少。
在当地最大的外贸市场青云市场周边,20多年来形成了一个流动炒汇点。这个点的交易量以及汇率就决定了绥芬河市人民币对卢布的汇率和交易量,甚至连带决定了整个东北地区人民币与卢布兑换的汇率。
这也就是贾晋京所说的,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对外开放,完善人民币的货币形成机制的大背景下,如果绥芬河能够形成一个汇率,而且这个汇率是权威的,更广泛领域的人民币对卢布的汇率就参照这个标准,那么绥芬河外贸市场产生的影响将是重大的。
从“黑市”到台前
在这一切交易没有走上台面之前,青云市场的每个店铺柜台下都有几个保险柜,店主家里也会有保险柜存放卢布。大额卢布存放存在风险,因为卢布的不稳定,商家大批量存放卢布有贬值风险。
卢布的灰色交易在当地是官方默许的,按当地人的说法,这种交易一直以来“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法。”虽然地下卢布交易不合法,但这对整个黑龙江的对俄贸易贡献巨大,政府不可能完全将之清缴。
以青云市场为例,两种炒汇人员在这里并存。一种是商场允许的兑换点,另一种是散兵游勇。记者在商场看到,保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驱赶聚集起来的炒汇人员,但马上这批人又会聚集起来。商场的态度是,只要这些人不影响商铺营业,就随他去。
这样的景象在绥芬河比比皆是,凡是大商场里必有炒汇点。炒汇人员赚半个点的差额,每兑换10万卢布大概赚到人民币100元。这样的形式相比银行更加方便合算,因此即使卢布能在银行自由兑换,俄罗斯客商仍更习惯在炒汇点换人民币。
其实,人民银行在当地已经试行卢布兑换一年多,但当地黑市卢布交易的便捷性使得需要卢布的企业并不去银行兑换,而是习惯了直接找黑市。
在卢布交易合法之后,商家也感受到了一些变化。虽然细则还没有出台,但起码将来收到的大笔卢布当天就以存进银行,没有安全和贬值的风险。再者,商家也在期待卢布交易合法化能够让俄罗斯客商来绥芬河购物更方便。
青云市场经理韩照勇说,卢布直接兑换之后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是我们的商户可以直接用卢布标价了,以前是用人民币,然后再换成美元标,而卢布属于非法、隐蔽的。第二个是可以在台面上直接交易了。以前也收卢布,更多是地下的,害怕公安机关或者外汇管理局来查,而现在不用怕,大大方便了交易的过程。”
刘磊也认为,卢布交易合法化之后,促进了当地的卢布交易。炒汇的人现在可以放胆子去黑市大量收购卢布,当天可以存进银行,不必担心隔天卢布贬值造成损失。而另一方面,这也促使更多的人进入了这个行业,打破行业壁垒,形成了竞争。
政府则抱有更大的期待。张代利说,他们最希望的是下一步海参崴地区能对等实现人民币自由流通。如果真能实现,那么对绥芬河商贸起到的推动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腾讯财经 王昕 发自绥芬河)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