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IPO:备战最后20天

2013年12月30日
[]条评论
  • 新规之下,主承销商要求调高费率,而发行人早已耗尽上市费用。
  • IPO在即,上市企业面临的压力仍不可小觑,其中最令人生畏的便是破发和分红的最新规定。
  • 首批上市企业中将有80%以上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投资者翘首以待“打新”收益。

“在最寒冷的时候等来了最好的消息”,这是在证监会宣布IPO重启消息后,投资人、中介机构和待上市企业最深的感慨。

2013年11 月 30 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出炉。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预计到2014年 1 月,约有 50 家企业陆续上市,IPO 重启在即。

本次IPO的暂停时间历时一年多,期间,坊间不时流传着投行保代失业、PE机构洗牌、拟上市公司撤退的种种传闻,颇有些惨淡的意味,包括券商在内的相关行业历经前所未有的考验。

目前排队等待IPO的企业有 753 家(包括已过发审会、预披露、初审中、落实反馈意见中),其中落实反馈意见的企业有 333 家,已预披露企业 39 家,初审中企业有 298 家,已过会企业 83 家。

毫无疑问,IPO开闸后首批上市的“幸运儿”将在已过会的83家企业中选出。而在这83家企业中,除去被证监会处罚的平安证券等中介机构服务的企业,仅有54家企业符合首批上市条件。

分析人士普遍看好首批上市的50多家公司的股价表现,众多二级市场投资基金甚至专门设立打新股基金备战开闸后的新股发售,重启后的首批上市公司被公认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为了早日达成上市夙愿,抢占首批上市的稀缺席位,从证监会宣布IPO重启的那一刻起,符合首批上市条件的公司及其中介机构便开始了最后一轮冲刺。

以和为贵

根据证监会要求,已过会83家企业须在12月20日之前报送发行计划,才能在1月31日前完成发行上市,否则需要准备2013年年报,届时将无缘第一批发行。

“具体哪些企业可以赶在2014年1月底之前上市,完全要看中介机构的准备情况,如果企业赶的上更新材料,就可以第一批挂牌,”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常明(化名)是一家有望冲击首批IPO席位的企业证券事务代表,他所在的企业计划在创业板上市,属当下最受热捧的文化传媒概念。

为赶上第一批挂牌,常明在11月30日证监会消息公布当晚就与公司董秘约见了公司上市保荐人,并约定第二天与其他中介机构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

按照要求,常明所在的公司主要需补充2013年3季度财报。根据证监会12月初下发的新指引,所需财务信息主要分为总体披露和具体指标;前者覆盖经营状况、重大事项提示,后者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净利润等四项。

“在这个准备补充材料的过程中,公司与中介机构有过一些矛盾,但很快化解了,毕竟现在能尽快顺利上市,是大家共同的诉求”,常明对腾讯财经坦言,但他并未具体透露其中的矛盾是指什么。

据常明介绍,虽然公司早已过会,但在IPO暂停的这一年多时间里,由于监管层启动的财务核查以及不断推出的上市新规等,公司与投资人及中介机构曾发生过多次争执,“在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焦躁不安的”,他说。

常明称,如今IPO重启的消息使得各方的不安情绪得以缓解,虽然最后20天的冲刺时间仍然是紧张的,但是大家都很兴奋,“我们获得首批上市资格应该没有问题。”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新股体制改革对保荐责任和惩罚力度显著加大,因此一些主承销商开始要求上调 IPO 费率;对于发行人来说,漫长的上市之路以及等待IPO开闸的时间里,原有上市资金已经耗费殆尽,而上市募集资金额能否如愿仍是未知,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支付更多的费用。所以最后这个时间点,也是发行人与中介机构矛盾容易爆发的时候。

他认为,证监会要求过会企业提交的补充材料看似简单,实际上意义非凡,一定会有企业在最后关头折戟。

新规挑战

与以往拿到上市批文便可弹冠相庆的情况不同的是,如今即便获准上市,发行人也似乎高兴不起来,因为在证监会一系列新规下,上市企业面临的压力仍不可小觑。

其中最令发行人生畏的便是证监会对破发和分红的最新规定。按照要求企业控股股东、高管和保荐人都将承担新股破发风险,此外上市公司分红承诺将与再融资挂钩,未来不分红的公司想要获得再融资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

对于众多拟上市公司来说,游戏规则的改变,意味着他们要以更严格的标准和更负责的态度对待上市。

对此,常明感慨道:“上市就像出嫁,中介机构把新娘子打扮好了嫁出去就可以一身轻松;上市公司就像新娘子,实际上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对于很多上市公司而言,如果无法募集到理想的超募资金,昂贵的上市费用就将拖累当年的企业利润,这也是很多上市公司当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上述证监会最新《意见》,新股发行超募资金,要相应减持老股。显然,未来企业想要募集超募资金将必须付出代价。

一位在审企业董秘对腾讯财经表示,上交所、深交所关于网上、网下配售的最新细则表明新股定价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当前准备第一批上市的企业都在权衡网上、网下各机构的配售比例,这对于新股上市募资情况至关重要,也将关系到上市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公司股票的波动。

显然,以往几家机构联手可以推高企业发行价的情况将不复存在,新股的价值更多的将由市场来决定。

打新躁动

瑞银证券分析称,尽管有高发行价、炒新股的诸多限制,但是首批股票的上市有利于再度激发市场的活力:一是首轮上市股票质地较优良、财务数据多次审核;二是本轮 IPO 暂停一年多,投资者对新股投资热情很高;三是度过年关资金紧张期,“春季躁动”行情或就此启动。

尽管证监会《意见》规定,发行人核准发行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自主选择时间窗口,核准文件有效期放宽至 12 个月。但是市场普遍认为,首批获准发行的企业都将在2014年1月择机发行。

在A股市场沉寂的2013年,香港市场演绎了一场精彩的IPO秀,募资金额居全球资本市场第二,仅次于美国市场,其中国内企业赴港上市表现惹眼,也成为众多国内投资者看好A股市场2014年新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新股首日上市表现来看, 2013年,香港市场新股上市首日平均回报率为37%,其中10月份平均首日回报率高达83%。创业板平均首日回报率更是高达127%。市值越小回报越高。

此次A股市场首批50家企业中将有80%以上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募资金额多在4亿元以下,因此打新取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较大。

虽然2013年 12 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再度强化新股上市初期异常交易的监控,也进一步明确了盘中临时停牌制度,这将抑制新股首日出现过大涨幅,但是多家机构预计很多优质新股在上市初期将出现连续“涨停”现象,中签的投资者需要持有更长的时间才能兑现收益率。(腾讯财经 王月 发自北京)

分享到:

本期作者

阅读排行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