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车全球最贵 因中国人“人傻钱多”?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由于外国汽车企业价格垄断,中国人又“人傻钱多”,导致中国进口车价格畸高,部分车的售价甚至为国外售价的3倍。
报道显示,同款车在中外市场差价巨大,一款路虎揽胜2013款SUV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折合人民币是54万元,而北京某4S店同型号的汽车售价却高达209.8万元。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有专家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汽车超过50万辆,假设每辆车在总经销环节的平均利润为10万元,国外车企今年前六个月就从中国赚取了500多亿元。“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进口车定价过高,由中国消费者付的‘冤枉钱’。”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排量3.0T的新款奥迪Q7,在加拿大仅售7.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6万元。但在国内,号称大幅优惠之后,还比加拿大的售价贵了100万元左右。
跟很多富人热衷于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外国品牌的衣服、皮包一样,企业家、富二代等人是路虎、法拉利、保时捷等高端进口车的主要消费群体,因为价格昂贵且品质较好的进口车更能满足他们的身份和需求。
既然加价多少消费者都愿意买,经销商当然愿意卖高价。因此,有观点认为,中国人“钱多人傻”,国内消费者这种畸形的心态和市场行为造成高端进口车有价有市,从而推高了进口车的价格。
进口车背后多方获利 高溢价由消费者买单
不过,中国的进口汽车价格昂贵的问题似乎没那么简单,仅部分“钱多”的“傻人”并不能支撑起整个进口车的畸形生态。那中国进口车的高价如何形成?巨大的利益又是如何分配的呢?
进口车从原产地发货到岸,在离岸价之外还需加上运费、保险费,中国的到岸价已经比其他国家高出不少。数据显示,一辆进口车的官方指导价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和运输成本仅占25%至40%,而其他附加费用则成为高价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认为中国政府为保护国内车企,对进口汽车征收较高关税,造成进口汽车价格高于国外。中国进口汽车税费的构成为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和最高40%消费税(按照排量分为7档)。税收约占最后售价的20%至30%,也并不能造成如此高的溢价率。
按照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实施管理办法》,进口车销售需获得厂家授权。离开港口后的进口汽车进入4S店为是单一的销售模式,由各车企在华设立的贸易公司,也就是该品牌进口车在中国的总经销商定价,并由各个4S加盟店进行汽车的销售。
而整个进口汽车流通经销流通环节中,总经销商对包括定价权、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享有绝对的控制权,也掌握了30%至40%的利润。
业内人士指出,以宝马和奔驰为首的德系高端汽车生产商,可以从每辆出口到中国的汽车上最高盈利3万欧元,是其在本土及欧洲市场所获利润的10倍。
当然,除去近年来越来越高的租用仓库费和人力等经营成本,4S店加盟商也要获取一定利润。成本,关税,厂商和经销商都需获得利润,这每一个环节的费用都要算到车价之中,并且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自主品牌汽车崛起 可解进口车高价之困
国内进口汽车的售价远远高于国外售价,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显然有失公平。但是,政府需要收取关税以保护本土企业;总经销商制定统一价格也有利于市场规范和良性竞争;外国厂商掌握核心技术当然该获得回报;中国市场的高端车购置需求强劲,也只能选择购买进口车。
因此,我们似乎无法将责任归咎于这条利益链上的任何一个参与者,也无法认定进口车存在垄断。事实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缺乏高端车型,无法与进口车形成竞争,导致外国车企形成绝对的优势地位,进口车价格也居高不下。
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销量最大市场国家,而整个市场特别是高端车却几乎被外国车企蚕食殆尽,自主品牌汽车根本不能与进口车和合资车相提并论。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汽车总销量约为773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的总销量却仅约为253万辆。
另一方面,虽然今年以来经济增速不断放缓,但中国汽车市场需求依旧坚挺。总体来看,2012年四季度、2013年一、二季度上牌量分别同比增长16%、14%和15%,说明今年以来乘用车需求并未受到经济连续下滑的显著拖累。
而与之相对的是,中低端市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故主打中低端市场的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在今年初以来就连续下滑,从一季度的高于去年同期逐渐滑落至与去年同期相当,目前仅占约20%。
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汽车在低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凸显,带动所有在华销售的经济型轿车价格持续降低,已接近甚至低于国际市场。而去年奔驰为挤压库存大幅调价,从而带动整个豪车市场大打价格战,也说明进口车的高价神话并不是不能破灭。
倘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特别是自主品牌高端车型能够与进口车形成有力的竞争,那么外国车企便无法独享中国车市的巨大蛋糕,厂商也不得不压低自己的利润,迫使进口车价降低。但目前来看,自主品牌汽车的强国之路还“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