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四月以来,基金公司高层离职潮再起。行业早就盛传华夏基金两位元老范勇宏、王亚伟跳槽的消息则进一步得到证实。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约而同选择离开?高层频频出走,基金公司又该拿什么来留住“王亚伟”们?

“老将的纷纷离开不是孤立的,这里面有共性。”深圳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

2011年,博时基金总经理肖风离职,老十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只剩范勇宏一人。国泰陈勇胜、南方熊双文、嘉实洪磊、华安韩方河、鹏华员瑞恒、长盛张佑君、大成龙小波、富国李建国先后离开。

除了老十家,其他基金公司总经理的变更也马不停蹄。2011年共计47家基金公司在2011年变更过高管。基金经理的变动更加频繁,2011年来共229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更,涉及56家基金公司,其中60起为增聘基金经理,169起为变更基金经理。 [详细]

王亚伟离去的背后

一场暗战的结局?

今年初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曾对记者称,“股东和管理层如此不和,今年华夏基金一定会有大变动。”仅过数月,华夏基金果真要物是人非。

去年11月,华夏基金持续5年的股权转让终落定,但其管理层与大股东中信证券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公开的话题。

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与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气场不合的最初原因外人不得而知。不过,自中信证券入主华夏基金后,二人之间的矛盾即逐渐显露。[详细]

倾斜的利益分配格局

“股东利益、管理层利益、基金经理利益相互之间的冲突造成了基金行业流动性偏大。”上述深圳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说。“股东,尤其是后进的股东其实并未给基金公司发展带去帮助,但是却不断索取,并尽可能减少公司开支,基金行业内的很多人都不满。”有基金公司高管直言。

基金从业人员难免会有想法,“辛辛苦苦都为了什么事也不干的股东”。另一方面,如果股东对利润追求过大,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基金公司的各项投入,包括人力成本的投入,这也会增加基金从业人员离职的意愿。[详细]

持有人利益之伤

“基金公司的股东和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有时候是矛盾的,2007年大多数基金公司拼命扩张公司规模就是从基金公司股东利益出发。”北京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而造成这一结症的根源在于基金公司的制度,在当下《基金法》中,基金公司的成立形式只能是有限责任公司,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运作方向就是为股东服务。[详细]

热点调查

您认为王亚伟离职同大股东矛盾有关系吗?
您认为王亚伟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您认为如何才能留住“王亚伟”们?

公募行业之殇

基金身陷老总离职风波
从2010年12月至今,已有11位基金公司总经理离职事件发生,而涉及公司其他高管人事变动则更为频繁。“可能是行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人才变动在加速进行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并不是一两家基金公司所面临的局面,而是整个行业来到了成长的瓶颈。”…[详细]
沪五家基金公司总经理空缺
总经理招聘,已经成为上海五家基金公司的一个共同难题。而这五家基金公司共同的特点是规模皆在300亿以下,且大多不超过200亿元。这是一个不上不下,不尴不尬的规模位置,不能坐以待毙,但突出重围又很难。其中合资基金公司占到三家,同样挑战总经理的水平…[详细]
今年185只基金变动掌舵人
数据显示,自年初以来,共有185只公募基金变动了基金经理,相比2010年220次的基金经理变动,2011年基金经理的“变动潮”似乎更加汹涌。年初至今,共有32家基金公司旗下67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他们的平均任职年限仅为1.47年 …[详细]
从基金经理到大佬:公募高管变动升级
在几年之前,一位基金经理发生变更就能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而如今,这些基金经理的变动似乎已成为家常便饭,基金管理公司高管的变动才能吊足各方的“胃口”。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4家基金管理公司宣布高管变更,有的公司高管更是数度变更…[详细]

公募行业发展困局

公募基金遭遇发展困境
公募基金发展遭遇四大困境
偏股基金业绩大幅跑输市场基准、老基金持续净赎回规模滞涨、新基金难卖陷入亏损、基金公司老总频繁更换,在开放式基金正式运作刚满10周年之际,基金业面临着如此多的困境…[详细]
基金业目前所遭遇的发展瓶颈也是不少高管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2007年底,中国59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近3万亿元。此后,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就止步不前,无论是规模、投资回报等都陷入停滞,2010年底63家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资产总规模降至2.44万亿元…[详细]
概而言之,高管任职期内业绩较差,无法完成董事会年初制定的目标,股东不满,矛盾产生,进而离职。而对于基金公司的管理者和基金经理来说,拼命干活,受益最多的却是股东,不平衡在所难免…[详细]
公募基金的光环已经褪去,基金行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退。与公募基金的冷清和边缘化相比,私募股权基金(PE)投资热度不断上升。在很多基金人士看来,二级市场的收益远远低于一级市场。“一个趋势是基金经理去私募基金,因为他们会炒股 票;基金公司高管去PE,因为他们有关系。”…[详细]
公募基金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连续数年下滑,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也逐渐式微。银行 等渠道的收费逐渐上升,各家基金公司不断扩大投研等团队的规模,各项成本也在逐渐攀升……更重要的则是对基金行业发展方向的一种困惑。监管层对于基金行业的门槛和各项业务的束缚在逐渐减少,譬如,基金的审批通道越来越多,对基金公司开展专户等业务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同时试图放开很多的渠道促进销售。在这种监管环境下,公募基金逐渐成为一个各种业务都能做,却找不到特色的行业…[详细]

行业思辩:如何才能留住“王亚伟”们

王连洲:公募基金公司应允许个人股东存在
  基金经理人应跟投资者利益捆绑在一起,另外,也应该允许基金经理人持有一定的公司期权、股权。一个基金公司做不好,资产萎缩还可以说得过去,那是一个公司的责任,现在全基金行业都资产萎缩,都感到日子很难过,这说明监管也有一点问题。当然根本的原因是整个熊市大势不好,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详细]
王雪松:目前股东对公司经营的影响较大
  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均为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因股东数量少,股东的行为以及股东变更对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较大,公司运作的独立性有待提高。监管部门将以保护基金投资人利益为出发点,在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制衡的基础上与业界共同研究探索组织形式创新。[详细]
洪磊:可在新基金公司尝试专业管理人持股
  基金业作为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要素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可在新设立的基金公司尝试专业管理人士持股,平衡好基金持有人、股东、专业人士三者利益。可以把管理人与持有人的长期利益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焕发基金行业活力很重要的一个基础。[详细]
汤晓东:未来将鼓励发展合伙型基金
  让基金管理人通过合伙管理人企业形式发起基金是将来的发展方向,可采取“分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放宽5%以下持股比例的审批手续。基金公司管理人可以持股5%,而如果管理两家公司,则可以持股10%;第二步是督促基金服务行业的发展;第三步在基金的组织形式上创新,鼓励契约型基金转向公司型、合伙型基金。[详细]
范勇宏:中国基金只有变革制度才能发展
  没有长期业绩的支持,其规模也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一个好的基金制度。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基金制度,才能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可持续的回报,“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否则,即使做大了,也不强;即使强了,也难以持久。[详细]

王亚伟语录

不会选择离开公募
感谢这个行业给予我很多机会,我也愿意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当然,如果我的投资风格无法再适应公募基金发展的要求,我也只能考虑其它的发展路径。只是目前(2009年),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详细]
公募基金行业里从业时间较长的基金经理多数已经转做私募去了,我是留下坚守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投资业绩也比较好,所以我受到广泛关注,并承担了一些额外的社会功能和娱乐化功能也是在所难免。但另一方面,娱乐化的倾向也在客观上恶化了公募基金经理的生存环境…[详细]
做投资要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的,适合自己运用的比较成熟的投资方法和理念。我希望以自己的投资实践去丰富价值投资的内涵,对于会不会被贴上价值投资者的标签,我毫无兴趣…[详细]

微博热议

更多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

相关微博

推荐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