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贷比的硬标杆以及放贷的冲动面前,吸储对银行显得尤为重要,违规的高息揽储甚至被戏称为“非同行业拆借”。
如今又到月末、季末,“冲时点”现象卷土重来。
“季末最后一天存入,第二天可以提走,1千万存1天给6万。”客户经理向客户如是承诺,但谁来为这6万利息买单呢?……
往期回顾2011.9.16 流氓交易员重创瑞银2011.9.15 铅蓄电池遇环保风暴 2011.9.14 中美物价对比伤了谁 查看全部《财经观察》列表
各地银行资金吃紧揽储大战愈演愈烈 日息达3‰
各家银行“抢钱”竞争加剧,很多银行甚至不顾银监会的规定,打出以“短期限、高收益”为主打的各种理财产品吸引居民存款。[详细]
银行客户经理揽存急白头 100万任务升至500万
为了更大限度地吸收存款,银行一般会支付一笔‘吸存费’。比例大概在存款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之间,直接返还给储户。[详细]
有多少理财“新瓶”装的是变相揽储的“旧酒”
随着年中考核“大限”逼近,几乎所有银行又照例为拉存款而给客户开出高额利息。6月30日客户存1000万现金到银行,7月2日便可以取走,支付储户的利息竟高达16万元。[详细]
银行虚增存款现象普遍 1亿存款莫名变1.5亿
银行虚增存款的方法较多,但当下银行之所以愿意利用贷款来操作,原因是贷款收益相比存款更高。贷款并非是真的放贷,存款也可能是“注水”存款。[详细]
银行揽储的高息来自哪里?
将存款考核指标与职工个人工资、奖金、福利、行政职务安排挂钩和用高息吸引存款等被监管部门严厉禁止的行为成了公开的潜规则。[详细]
12银行半年赚4207亿 暴利收费被指和服务不匹配
上市银行利润大幅增长,特别是中间业务收入突飞猛进,并没有相应提升银行公众认可度,客户对银行乱收费的质疑仍然不断。[详细]
银行“揽储大战”白热化迹象令人担忧
一方面,不计成本的理财产品大战已经使一些银行出现了收益率倒挂现象,而另一方面,一些理财资金很可能曲线流入了房地产项目,形成风险隐患。[详细]
银监会明令禁止 银行高息揽储愈演愈烈
银监会曾点名批评多家银行违规揽储的名单,此后,高息揽储一度沉寂,但在局部地区,违规揽储的现象一直没有绝迹。[详细]
难怪现在银行越来越重视中间业务,收费项目也越来越多,甚至公然违规,对已被叫停的34项收费照收不误,并且积极新添收费项目或提高原有项目收费。也是,不从消费者口袋里掏钱,哪有钱去付高息。
这些高息揽储的背后,活跃着一批存款中介,或称资金掮客,他们有以担保公司的名义出现,也有以投资公司的名义现身,游走在资金的边缘地带。 [详细]
理财产品并非市场渲染得那么美[详细]
商业银行提高同城跨行收费潮[详细]
finance#tencent.com(把"#"换成"@")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
出品:腾讯网财经频道
李稻葵
巴曙松
贾康
连平
范剑平
刘尚希
鲁政委
吴晓求
胡舒立
水皮
陈炳才
任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