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A股中,有这么一类公司:他们不断从资本市场“吸血”,通过各种途径手握大量现金,但业绩却持续下滑,难见起色,很难给股东带来预期的回报。因此,被称之为“现金僵尸”。
“现金僵尸”的股价也表现得不佳,最近一年股价平均下滑11%,很多机构采取了规避或者减持的措施。 [网友评论][往期热点观察]
他们通过不断地再融资从资本市场上拿到现金,但是却没有将这些现金有效利用。
以TCL集团为例,公司在过去三年中两度融资,均为定向增发,融资额达54亿元。海马股份、宏图高科、诚志股份、高鸿股份、青岛碱业、中国软件和沃华医药等公司,也合计融资近百亿。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虽然握有充裕的现金,仍在排队等待从资本市场“吸血”。 [详细]
成功再融资之后,这些公司业绩却没有得到较大改善,证明其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盲目融资,其实际融资额超过实际资金需求,最终导致募资利用效率低。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不佳,导致业绩积重难返。
这也是当前A股上市公司的一个通病,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缜密的可行性分析,经常出现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频繁、投资项目收益低下、拼凑项目圈钱的现象,严重打击投资者的参与意愿。[详细]
如果单纯从净利润增长率角度衡量,一些公司业绩确实在融资后出现了好转,如中国软件和青岛碱业,两家公司均进行过融资,去年净利润分别大增929%和105%。
但实际情况却是,为了使利润不那么难看,或者挣脱被“ST”的命运,很多是通过“非常手段”粉饰利润。去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中国软件和青岛碱业,非常性损益居然占公司净利润的58%和505%。
在过去一年中,一半以上的公司通过政府补贴、投资收益等“不务正业”形式粉饰利润。[详细]
这些公司最近一年股价平均下滑11%。其中又以2010年上市的创业板次新股中青宝跌幅最大,接近41%,中小板的沃华医药跌幅也较大,下跌38%。
同期,上证综指微涨2.39%,“僵尸”板块劣势明显。 [详细]
如果给这些“现金僵尸” 编制一个指数,那么,截至4月18日,这个指数一年内下跌9.5%,该指数跑输大盘近12个百分点。而且,该指数几乎时时都运行在大盘之下,表明其全年走势都弱于大盘。
如果剔除云南铜业的影响,这一指数的跌幅将更大。 [详细]
对于那些“现金僵尸” ,机构们(特指基金、保险、券商、券商集合理财、QFII和社保等六类机构)的态度基本一致,“走”为上策。 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20家“现金僵尸”的机构持股比例都较低,仅有2家公司机构持股比例在10%以上,分别为宏图高科和诚志股份;另有2家公司机构一股未沾,即高新发展和中青宝。剩余16家公司机构持股比例均在10%以下。 [详细]
除了持股比例低外,机构还通过减持刻意规避上述股票。
在去年四季度,仅渝三峡A得到一家机构的持有,即南方策略优化基金,持股比例0.51%。
有8家公司遭遇了机构们的减持,包括渝三峡A、四川长虹、海马股份、航天通信、青岛碱业、昆百大A(000560.SZ)等。
众多机构集体逃离这些公司,可能预示着对上述公司预期不佳。[详细]
刘纪鹏
李迅雷
唐永刚
丁圣元
民生证券李锋
向威达
徐一钉
程文卫
曹卫东
左安龙
叶檀
胡立阳
侯宁
沙黾农
郑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