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逼近圣保罗,城市的轮廓显现出来,楼宇渐次清晰,一大片一大片看不到边际。一位商人说:“你根本找不到比这里更富于商机的地方。”

在这里,从政府建筑到棚户区,都蒸腾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

巴西曾经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而在过去7年里,其贫富差距却显著在改善,同属金砖四国,其经验或许可以给中国带来不少启示。

2011-12-14 第510期

通胀率从2557%降至正常水平

控制通胀没什么了不起,但把通胀率从20世纪90年代2557%的高峰降至正常水平,成就显著。巴西已经从99年开始实现通胀目标制,困扰巴西近一个世纪的通胀,终于套上笼头。[详细]

紧钉通胀的货币政策一脉相承

从1995年卡多佐政府,到刚刚卸任总统的卢拉,再到现任女总统罗塞夫,虽然两党诉求各异,但自由市场、审慎的财政支出和紧钉通胀的货币政策,是一脉相承。[详细]

要领到补助金,必须让孩子上学

“家庭补助金”计划是具有巴西特色的著名扶贫措施。要领到补助金,先决条件就是必须保证让家里的孩子上学,并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目前此计划惠及巴西全国人口的26%。[详细]

在贫民窟,此计划带来了更明亮的曙光

在贫民窟,这个计划带来了更为明亮的新曙光。在此之前这个地方要么没有补助金,要么就是出动警队镇压不满群众,而如今,在这个地方出现了真正的福利补贴。(据《经济学人》)

推出针对低收入者的“零饥饿”计划

2003年1月卢拉就任总统以来,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的零饥饿计划。每天中午,巴西穷人只要花1雷亚尔就可以在“大众食堂”饱餐一顿。逢圣诞,食堂还免费向穷人开放。[详细]

推动低学历青年人的第一次就业

巴西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另一面则是就业压力非常大。“第一次就业计划”是专为16~24岁、第一次就业的低学历青年人准备的,收到了良好效果。[详细]

巴西脱贫人数和中产阶级人数显著增加

巴西曾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自扶贫计划后,7年里,巴西有多至3000万人脱离贫困线,占总人口逾15.7%。另有3100万人进入中产阶层,占总人口16.2%。[详细]

城市童工数量并未显著减少

在巴西城市,孩子们靠卖廉价饰品、当女佣等赚钱,通常赚到的要比家庭救助津贴要多,经济原因刺激孩子们离开学校,家庭救助计划的作用并不如农村明显。(据《经济学人》)

在中国,提起南美洲国家巴西,人们往往把其与贫富差距悬殊、贫民窟等相联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巴西社会结构已由“金字塔形”转变为“橄榄型”,社会分层更为平衡和合理,中产阶级已经壮大。这其中,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有很多。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