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2010.10.15
往期回顾
 
 
  保监会称,中国人寿官网在对某款产品的说明中将保费描述为存款,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违反了保险法相关规定,保监会据此对中国人寿处以10万元的行政处罚。此外,国寿电子商务部副总经理罗京辰作为直接负责主管,被保监会警告,并罚款1万元。保监会于9月9日作出上述行政处罚决定。……
  中国人寿将保险产品当“存款”卖
   
[消费者误信保险宣传 买保险当存款]
  据刘小姐介绍,今年3月份中国人寿的客服给她打电话介绍一份储蓄保障计划,客服称该计划相当于储蓄,零存整取,理财收益平均达到7%,比存在银行要划算得多。刘小姐按照客服的提示在中国人寿官方网站找到并购买了该产品,即国寿鸿康(A款)保险计划。“总听说卖保险存在着很多的误导行为,没想到就让自己碰上了。”从朋友处得知保险和存款有着本质的区别后,刘小姐决定联系中国人寿有关部门,为自己和消费者讨个说法。……[详细]
[中国人寿因“忽悠”消费者被罚]
  中国人寿网站“国寿鸿康(A款)保险计划”页面存在误导性内容。“选择20万基本保额的国寿鸿康(A款)保险计划,选择按月存款,月存560元,存10年,即可得到以下保险利益:1、存款10年,额外附赠10年保障,保障期间长达20年。”说明中将保费描述为存款,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有消费者投诉称,“存款”的表述很容易使对保险了解不多的人误以为“存款送保障”。保监会据此对中国人寿处以10万元的行政处罚。……[详细]
人寿网站上“国寿鸿康(A款)保险计划”
  业内普遍存在保险产品误导销售行为
   
[“存款送保险”是保险营销人员惯用营销手段]
  “存款送保险”一直是保险公司营销人员惯用的方式。如消费者经常能接到电话称“每月往银行卡里存入200块,就相当于送份意外医疗保险”。“存款送保险”的方式在银行柜台也是惯用手法,不了解的消费者很可能把存款交了保费。……[详细]
[民生银行也因保险产品误导销售被罚]
  保险产品的误导销售问题并非只有个案。2009年,保监会便对中国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的误导性宣传进行了通报。据了解,“民生银行储蓄型保险产品‘金玉满堂’”的宣传广告内存在将保险产品同银行定期存款产品进行比较、误用“民生银行储蓄型保险产品”、“保本型储蓄产品”、“本金”、“利息”、“利率”、“贷款后只需还息、无需还本、可以一直贷下去”等误导性质文字的违规行为。……[详细]
[保险人员电话“忽悠”销售保险兴起 ]
  明明是银保产品,却被说成是存钱送保险。一度在银行网点频繁现身的银保销售误导近来转移战场,现身于电话营销。记者通话时问道,这是存款业务吗?对方肯定地表示,就是存钱,但还要送一份保险。……[详细]
  监管部门抑制违法销售保险产品
   
[保监会即对中国人寿展开调查并进行处罚]
  在接到投诉后,保监会即对中国人寿展开调查,并于日前对该公司和此事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对于保监会的处罚决定,刘小姐认为这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她希望听到中国人寿向社会的公开道歉,并无条件召回产品。……[详细]
[监管机构强调保险公司办理“存款”属于违规]
  保监人员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保险公司在介绍产品时不得使用与银行、证券、基金等机构相同的概念性比较,例如不允许使用“存款”、“保本”、“无风险高收益”等误导性字眼。这种保险公司用存款、储蓄等字眼向市民推销产品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消费误导,属于违规……[详细]
  结语
   
  金融产品的销售须向消费者讲清楚产品的性质、收益等情况,保险行业采用“忽悠”的手段进行营销短时间内可以带来营业额的上升,但最终也演变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保险公司品牌的维护与发展。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到今天,业内公司也应该从片面追求保费规模的冲动中醒悟过来,冷静反思下合理的保险营销方式了。
 
 
您有没有遇到过误导性宣传销售保险产品的行为?
您曾经是否购买过带误导性的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办存款属违规
  保险公司介绍产品时不允许使用“存款”、“保本”等误导字眼……[详细]
 
锦湖轮胎成“杀手”
  被质检总局点名批评的锦湖轮胎投诉量一路走高,遥遥领先其它品牌,……[详细]
 
居民基本用电量之谜
  腾讯调查显示,7成多网友表示用电量在两百度左右或更…[详细]
 
 unclewang@tencent.com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
但请注明出处。
 出品:腾讯网财经频道 
本期责编:uncl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