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基金经理变更再掀小高潮。截至9月27日,9月以来共计发生25起基金经理变更,如果剔除节假日因素,平均每日发生超过1起基金经理变更。其中,成胜被增聘为银河行业优选股票的基金经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新上任的基金经理是1980年生人,这已是9月以来第三位披露出生年月的新任“80后”基金经理。

对于“80后”基金经理,一些投资者表示不相信其实力,但也有同样是“80后”的投资者愿意支持他们。无论如何,“80后”基金经理走上前台已经成为绕不开的现实。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大量成熟的基金经理退出公募行业转投私募,或是升任高管不再直接管理基金,而新基金的发行却越来越密集,投研人才尤其是基金经理的储备不足已成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对于小基金公司,人才的青黄不接已成为阻碍公司发展的绊脚石。所以起用新人是无奈也是必然。[详细]

事件始末

年内基金经理“换血”过半

伴随着近期王亚伟爆出辞职消息,公募基金人才荒问题再度被推向公众视野。

由于基金管理经验不足,频频上马的80后基金经理业绩并不 “景气”;同时,具备多年管理经验的老基金经理却几乎流失殆尽,这也使得新生代基金经理一方面因为业绩不佳受到多方指责,另一方面却被寄予相当大的期望。【详细

热点调查

您信任“80后”基金经理吗?

“80后”基金经理个性鲜明

“80后”基金经理大多师出名门的

随着2008年初第一个“80后”基金经理登上中国基金业的舞台,这一队伍如今正在逐步地壮大中。而翻开他们的简历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之一就是毕业于名校。清华、复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知名金融业培养学府的学子占了较大比重,尤其是在2006年之后入行的基金经理。

他们的出生日期在1980年至1982年之间,年纪在28至30岁,属于“80后”中较早出生的。他们的学历都是硕士,进入证券行业的时间由3年到6年不等。按照其年龄和读书时间计算,他们往往是一毕业便进入了金融行业。【详细

业绩特征一:持续低迷型

代表:中国基金史上第一个“80后”基金经理倪明

管理基金:大成创新成长

业绩描述:自2008年1月12日开始管理该基金之后,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该基金收益率为-36.16%,不仅低于同期大部分混合型基金,也低于其业绩比较基准4.45%。此外,该基金年化收益率为-15.39%,是所有“80后”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中年化收益率最低的基金。2010年,该基金在同类的158只基金中排名第91位。

业绩特征二:稳扎稳打型

代表:第二个“80后”基金经理齐东超

管理基金:汇添富成长焦点、汇添富民营活力

业绩描述: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在他任职期间,虽然收益率为-0.23%,但超越基准回报16.71%,超过基准年化收益率14.83%。2010年来,该基金的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排第53位,属于前1/4阵营。2010年5月,开始管理汇添富民营活力基金,任职135天以来,取得了8.8%的收益率,高于同期业绩基准4.75个百分点。

业绩特征三:猛冲猛打型

代表:吴印

管理基金:万家双引擎

业绩描述:上任76天以后,他已为该基金的投资者创造了15.72%的回报。这其中含有运气成分,自2010年7月3日吴印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之时,恰逢大盘走出一波反弹行情,指数逐渐上行。不过,吴印依旧较同期的业绩基准高出6.45个百分点。只是不知这种势头是否还能持续。

“80后”基金经理有争议 有期待

争议

“8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群总被社会扣上“不负责”、“自私”、“叛逆”的帽子,这让大部分投资者对“80后”基金经理充满了不信任,尽管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当年也是在28岁时担任基金经理的。
  分析人士指出,从研究员到资深研究员,再到基金助理,最后经过考察后才能成为一名基金经理。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在每个岗位上服务2年,也需要8~10年的时间。如果从研究生通常在24岁毕业开始计算,最快也要30岁出头。
  目前公募基金行业承担了巨大的公众压力,这自然使得公司方面在用人方面要小心翼翼。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经历过数轮牛熊周期转换,一名新人是否有强健的心理素质,还不能保证。

期待

业内人士称,凡事总有起始,“80后”一定是未来基金行业的中流砥柱,但今年以来“80后”基金经理的集中上位暴露出行业的人才困局,基金公司或许要冷静地思考一下,是否应该适当放缓发新基金的节奏。对于“80后”,眼下自然是职业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但仍要注意苦练内功,切忌急功近利。
  “80后”基金经理虽然还需要经过一些历练,但他们身上的优势也比较明显。他们对新兴行业的成长性有较好的把握和感觉,此外在对股指期货等一些金融衍生品上的知识也更加丰富。
  年龄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考指标而已,不能说明全部的问题。在基金这个行业中,市场,或者说是业绩才是最后的裁判员,相信经历过市场的洗礼后,“80后”基金经理中会出现“下一个王亚伟”。

公募基金人才流失猜想

监管趋严逼经理离职?

监管趋严被不少基金人士认为是明星基金经理“奔私”的诱因。上海一家知名私募基金合伙人表示,因为“老鼠仓”的问题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对于基金经理和投资研究人员的管制也越来越多,给公募基金经理造成不小的压力。

不少基金人士坦言,过度的监管是导致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这也是目前必须要改变的问题。

排名压力大,激励机制不到位

基金经理考评制度也是导致人员变动的原因之一。基金公司对投研人员设有考核标准,特别是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更严格,一些业绩不好的基金经理“被迫下岗”。

个人能力优秀,公募基金不能完全施展才华

基金经理非常优秀,公司另有其他职位委任,抑或是业绩优秀在江湖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公募基金对自我投资理念的实现、和对其投资上的较多限制,促使转投私募,这类变动往往是主动的。

相关专题

  • ·出品:腾讯理财频道
  • ·联系方式:finance@tencent.com
  •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网友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