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期 2010-05-27
导语:国星光电前身为国有企业,为1969年成立的佛山市半导体材料厂,1990年改名为佛山市光电器材公司,仍为国有企业。2000年王垚浩入主,于2002年变更为现名。在2000—2007年间王垚浩采行5个步骤,将国星光电转型为私人股份公司,成为国企私有化的“范例”。[全文][网友评论]
公司概况
历史沿革
从1969年成立的老国有企业走到今天,国星光电目前已成为一家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和电子组件。2006年利税比2002年增长了十多倍。[详细]
IPO获批
今年4月,证监会通过国星光电申请首次公开上市(IPO),国星光电将于深圳交易所发行不超过5,500万A股,预计筹资金额为人民币5.04亿元。[详细]
股东概况
国星光电目前共有佛山市西格玛创业投资公司、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佛山市国睿投资有限公司3家法人股东和王垚浩等45名自然人股东。西格玛为第1大股东,持有18.85%的股份。[详细]
MBO冲过五道门槛
(一)六四折转让演绎蜕变
2000年年底,佛山国资委授权广东正通集团经营光电公司国有资产。2002年9月,光电公司提交转制方案,申请企业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70%股权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骨干职工认购,30%股权由正通集团持有。[详细]
(二)增资稀释国有股东股权

改制成功后,王垚浩等人开始将目光盯向了正通集团所持的30%国有股权。光电科技改制的翌年,开始了首轮增资。2003年4月,光电科技注册资金从 1500万元增资到2000万元。王垚浩等9人现金增资169.5万元,工会现金增资330.5万元,但正通集团并未进行增资。[详细]

(三)国有股9折转让撤退

分析者指出:王的“野心”在于“吞并”所有的国有股权。国有股东退出后,王垚浩的个人股权再度上升到8.9%。王与另外两名核心控制人的合计持股达到21%,已基本掌控了光电科技。[详细]

(四)广州首富助阵增资巧夺

2006年,王垚浩请来了被广州资本圈人士称作“广州首富”的金发科技董事长袁志敏助阵。袁志敏掌控的广州诚信创投出资1000万元,认购新增出资额中的120万元,余下880万元由原股东以1584万元认购。此次增资后,王垚浩等3人持股比例提高到25.88%。[详细]

(五)清理工会扫除障碍

工会持股是公司上市的障碍。 工会持股是公司上市的障碍。 2007年7月-8月,为了满足股份公司上市发起的自然人股东不超过200人的要求,光电科技通过3个路径清理319名职工所持的工会股:即部分转为个人持有、设立国睿投资代持、选择出售。[详细]

MBO三大问题
主体问题
管理层收购中的管理层应为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者,但一个公司的高管人员职位并不相等,哪些人员属于高管人员?对所收购的股份如何分配?[详细]
严禁“自卖自买”
管理层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转让国有产权的重大事项。[详细]
融资限制
MBO的实质收购主体是自然人,一个或多个自然人收购自己所任职的公司,由于转让涉及的产权数量巨大。[详细]
国星光电发起人持股情况
国星光电的发起人由佛山市西格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法人股东和王垚浩等45名自然人股东组成,主要股东持股情况如下表:
国星光电董事长简介
王垚浩,男,1964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8年起任广东正通集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00年起任佛山市光电器材公司(公司前身)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现任佛山市西格玛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无锡市国星光电科技公司董事长。
营业收入 + 营业利润 (单位:亿元)
 
每股收益(单位:元)
 
什么是MBO?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的缩写。经济学者给MBO的定义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与经理层利用所融资本对公司股份的购买,以实现对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改变,实现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主导重组公司,进而获得产权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联系方式:010-82173059
股市观察系列专题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