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天量信贷被质疑埋下通胀隐患,质疑声中,央行频频发文定调下半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然而,当7月份新增贷款骤降至3559亿,人们又开始担忧流动性因此紧缩而影响经济复苏。支持经济复苏与预防通胀的双重压力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重点正从“宽松”向“适度”转变。
·张春:下半年宽松政策微调 明年可能加息 ·孙立坚:不能过早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一国有大行地方分行高层人士称,该行全年的信贷投放总量在年初就已确定,并将指标下发到各地分行。在上半年投放大量新增贷款后,银行下半年就只能在剩下的既定规模里面运作。[详细]
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信贷需求大部分已在上半年的狂飙突进中被填满,无法继续提供充足的信贷需求来支撑银行的信贷投放。此外,导致7月份以来信贷投放放缓的因素之一,是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详细]
历史上我国的贷款新增1%能支持GDP0.5%左右的增长,而上半年新增1%仅支持GDP0.25%左右的增长,表明银行信贷资金可能没有完全流入实体经济。所以,即使下半年信贷增速缓慢,存量的信贷资金仍能支持实体经济。[详细]
筹划资产转让,把现有的信贷资产转让给其他银行,从而把信贷资产转移出表外;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信托贷款理财实现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此外,票据资产更是信贷资金腾挪空间的重要工具。[详细]
大量货币投放并不会马上造成通胀,而是有一个滞后期,等经济回稳,货币乘数效应会很快显现。根据测算,M1和M2反映到CPI中,可能会滞后8-9个月和18-19个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通胀,都是货币过量供应的结果。[详细]
目前全球经济还未彻底摆脱危机,进入新的经济复苏增长阶段。中国政府也希望尽快把货币政策方向盘交给市场。但问题是,如果说放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向和不确定性就会增加。另外,但是,宽松政策所带来的副产品也很明显。[详细]
目前各个国家为救市而采取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微调一定会出现,目前包括中国在内各国经济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复苏基础,他个人认为到今年下半年,宏观政策应该有一些调控,甚至到明年会有比较大的调控。明年上半年,有一些国家可能会上调利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