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的寒冬到了,房价腰斩的春天还会远吗?

很多屌丝可能跟哥一样,都在等着春天到来。

屌丝们的逻辑也很清楚:

开发商手里有房子,在国家严厉调控下,大多数购房者持币观望,房子卖不出去。

这个时候,一行三会又要清理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违规资金,房企的融资渠道急剧收窄。

而那些开发商此前圈地、开发借了大量的债,如果不能够卖房回款,那他们的资金链可能断裂。

于是,开发商只好降价卖房子!

想的倒是挺美的。

然而事实真相又如何呢。

哥有一位开发商朋友,在郑州混这行已经十年左右了。来听听这位地产老兵是咋说的吧。

一、一下子没有人买房了!

调控政策出台之前,我操盘的东润泰和项目每个月的销售额在一亿元左右,兑换成套数的话,大概是20多套。

调控政策出台后十天时间,我们只卖出两套房子。这意味着,我们在10月份很难完成一亿元的销售额。

我们的团队专门调研了整个郑州楼市的数据,同业开发商的来访量和销售额都急剧下降。

所有人都在消化和理解政策政策意图,因此整个市场也叫“速冻期”——快速地冷却。

也许,这就是调控政策的意图所在,它把大批的投机客户挡在市场之外,又让投资客户和刚需客户变得审慎起来。

现在回想起来,这波行情来得太猛了,很多楼盘的疯涨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我一个做了十年房地产的人,突然间看不懂这个市场了。

二、开发商也不愿看到房价猛涨?

然而,每个人都很焦虑,都有不安全感。不管是做实业的人,投资客还是打算在这个城市立足的年轻人,在看待房价时,理性层面上又多了很多的感性。

比如说,投资客的涌入大面积侵占着年轻人的立足空间,年轻人变得绝望起来。

他们又在咒骂着投资客和我们开发商,整个社会除了赚快钱的欲望,就是阶层对立的戾气。

我一个地产从业者同样焦虑,一方面是房价上涨带来的账面收益,一方面我又希望整个地产行业是健康的、良性的发展。

在这波行情中,所有人都抢红了眼,哪里有房子就去哪里买,产品价值在价格层面很难得到体现。一个本来打算卖两年的楼盘,三个月就卖完了,而且价格比之前的定价高出一大截。

试问,在这样的市场当中,谁还愿意平心静气地造好房子呢?

我个人认为,这一轮调控来得正是时候。它让购房者和开发商都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三、潮水退去方能看出谁没穿内裤

“速冻期”将持续多久,一要看下一轮土地的拍卖结果,二要看购房者观望等候的时间。

从现阶段来看,大多数郑州的开发商都在三个月内,基本完成甚至超出了全年的销售目标,短期内资金压力不大。

当今年第四季度接近尾声,开发商开始制定2017年的开盘计划和销售任务时,他们才会思考未来楼盘的定价问题。不过,当潮水退去,谁穿着底裤谁没穿底裤,将一目了然。

那些积聚着区域优势、教育资源和产品质量等高质量楼盘,本身就具备抗跌领涨的能力,未来在市场上将继续受到欢迎。而在市场趋于理性的之后,之前跟着鸡犬升天的楼盘必然面临价格调整。

四、行业洗洗更健康

第一是购房者的洗牌。

过去的购房者在市场随便出手,很少考究产品的好坏。随着市场冷却,购房者变得理性,以及新媒体等渠道的发展,知识的到达率提高很多。

购房者变得越发有经验,他们将会用知识和经验对房地产产品的优劣进行投票。

第二是地产商的洗牌。

随着万科、恒大等一线开发商进驻郑州,它们对产品的设计、规划、成本控制以及融资能力,都体现出更高水准。

本地中小型开发商跟他们之间,免不了有一场正面对决,或者我们平心静气做出好产品,或者大家采取项目合作的方式,或者就是我们被一线开发商收购。

第三是政策能力的洗牌。

之前一些政府该作为的事情不作为,大家并不在意。

随着房价高涨,政府被推向风口浪尖,他们不管是在调控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都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作为,而不是只出政策而不深入考虑政策预期效果。

说到开发商里的老大,不得不提万科,万科的王石号称地产界的一股清流,一再出来说万科不行贿。

然而,中纪委反腐的纪录片,却piapia地打了王石的脸。万科出现在贪腐大员的案子里,到底是咋回事呢。

想起前一段有自媒体爆料说田朴珺倒手万科的房子大赚一笔,然后田朴珺把人给告了。

事实真相又是什么?扫描屏幕二维码,关注哥的微信公号:地产一哥(ID:kancaige),回复“万科”,有猛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