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3期

谁应该为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背锅?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由各主要国家货币形成的世界汇率体系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汇率理论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汇率定价问题成为经济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一。《交易经济学》一书作者王振营以崭新的视角,通过解释交易经济学的汇率模型强调汇率形成过程中的网络效应以及交易主体相互作用下的波动性,为大家阐述有关汇率的密码。今天为大家带来第四篇——《谁应该为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背锅》。

王振营 《交易经济学》一书作者王振营 《交易经济学》一书作者

以下为观点全文:

2016年人民币汇率一改多年升值的走势,贬值压力突然增加。依照常规理论的观点,中国经济增长仍然达到6.7%,国际收支状态良好,贸易仍保持着长期的顺差优势,在2015年贸易顺差为5343亿美元基础上,2016年实现的全年贸易顺差仍然达到5097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处于贸易顺差第一大国的地位。国内通货膨胀率CPI处于低位,金融系统风险可控,银行资产不良率仅为1.9%,处于历史低位。这一切都不支持人民币汇率的突然转向。

从交易经济学的汇率模型来看,人民币汇率在2016年出现贬值有一定的必然性。导致人民币汇率突然转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经过十多年持续不断推进的外汇体制改革,无论从汇率形成机制上,还是跨境资金流动的便利上,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为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波动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从汇率模型来看,传导因子γ从2005年以前的0上升到2016年的0.5,虽然仅仅是小数点后的变化,但跨境资金对人民币汇率由此释放出的冲击动能却是成倍增加。

其次,人民币资产池与美元资产池的收益对比关系开始逆转。据相关基金网站上的资料显示,2014年,QFII的收益率达到45%,而QDII的收益率仅为0.6%,两者相差44个百分点,差距巨大。2015年,虽然QFII的收益率下降到1.8%,与2014年相比有较大落差,但与当年QDII的-5.8%的收益率相比,仍然有超过7个百分点的优势。到了2016年情况发生了变化,QFII的收益率仅为0.34%,而QDII的收益率达到了6.46%,两者的关系不仅颠倒过来,而且有6个百分点以上的落差。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监管部门的规定,QFII与QDII在投资范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收益率所反映的主要是资产池中流动性较高的资产收益情况,不能代表境内外资产池收益情况的全部。

长期以来,人民币都是处在升值预期状态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出现转折,市场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容易出现市场恐慌。回顾2016年,市场确实笼罩在恐慌情绪之下,促使市场弹性系数α提高,进一步加剧资金外流和人民币贬值压力。

事实上,人民币与美元的资产收益关系在2017年并没有发生改变,人民币资产收益仍然弱于美元资产收益,两种资产收益率分别是7.55%和8.75%,人民币资产收益率低于美元资产收益率1个多百分点。从理论上讲,2017年,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弱势状态。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16年末接近7的水平一路升值,到9月初,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经突破6.5。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加强了跨境资金的审核管理,严格执行现有的外汇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外汇出境管控,从客观效果上起到了减小响应系数β的作用,消减了跨境资本交易活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

概括起来,2016年人民币汇率波动有两方面的成因:一方面是人民币资产与美元资产收益关系发生了变化,人民币资产由过去的相对高收益转变为相对低收益;另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放松资金跨境管制导致外汇市场的结构性改变。两个方面交互作用,相互强化,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陡然增加。当前,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仍在进行当中,2016年的经历为以后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一个重要的启示是,推进外汇体制和汇率体制改革,需要审视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选择内外形势比较稳定的时期作为改革窗口,尽量避免由于改革引起市场震荡。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AtomThinkTank)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AtomThinkTank)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投票

确认投票
王振营
《交易经济学》一书作者
微信扫码 订阅专属投资管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