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1期

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 支撑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培育和发展国际消费中心的关键时期,一些消费和市场发展领先的特大型城市,已初步具备了向国际消费中心转型的条件和基础。但在探索实践过程中,这些城市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障碍,迫切需要国家加强战略谋划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特大型城市为依托,以增供给、补短板、优环境、强政策和有示范为重点,加快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使其成为我国积极扩大和引领消费、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引擎和新载体。

王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以下为观点全文:

一、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意义重大

国际消费中心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具有强大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消费、加快形成消费引领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途径,也将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培育全球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一)引领新常态迫切需要依托国际消费中心形成新动能

从国际经验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后期阶段,依托纽约、巴黎等国际化大都市形成的国际消费中心,不仅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市场,而且通过不断聚集全球消费资源和实现消费创新,增强对周边城市、本国乃至全球消费的强大引领和带动能力,为实现消费驱动增长注入巨大动能。2015年,我国消费增速在本世纪首次超过投资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9%。目前,我国正处在消费引领发展新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积聚能力的国际消费中心,为我国城乡居民实现消费升级、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能级形成支撑,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以国际消费中心为新抓手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正处在“从无到有”到“从有向好”、从商品到服务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商品消费新需求不断涌现,服务消费占比日益提高,迫切需要改善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不仅能够加快扩大新兴消费市场规模,而且可以有效集聚各类消费资源和促进消费创新,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为明确的市场信号,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加快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创新,促进政府加快消费市场监管治理体系、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三)参与全球消费市场竞争迫切需要以国际消费中心为新载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消费市场一体化成为新的趋势,国际消费中心日益成为各国参与全球消费市场竞争、集聚全球消费资源、吸引全球消费的新载体。我国不仅是全球消费品的制造大国,更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是全球消费市场竞争的主战场。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不仅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成为吸引我国乃至全球消费者的全新国际消费场所,而且也将成为中国品牌和文化展示窗口和进入全球市场的通道,为我国参与全球消费市场竞争、抢占全球消费市场制高点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迫切需要以国际消费城市为突破口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提升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大型城市群的消费市场规模在全国占比已超过40%。在城市群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以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等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服务经济为导向,以提升消费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支撑,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打造全新城市消费功能,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在区域乃至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促进不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已具备基础和条件

我国消费市场经过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消费规模全球领先、初具消费集聚和创新引领能力的大型消费城市,成为最具潜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的大型消费城市。

消费市场规模进入全球前列,消费驱动增长作用开始显现。2015年,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已进入全球50个最大消费城市行列。其中,上海和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过1万亿元,成为位居前10位的全球最大消费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消费率)分别达到59.1%和63%,高于全国7.5个和11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左右。

高端消费资源加快聚集。根据“全球跨境零售吸引力指数”,上海、北京已经成为全球10大最具消费吸引力的城市,是国际知名品牌和奢侈品最青睐的主要城市(见表1)。近年来,国内外知名消费品牌、企业总部加快向大型消费城市集中,形成了一批全球知名商圈。如上海南京西路商圈已汇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2家,国内外品牌近1600个,其中国际知名品牌1000多个,吸引了大量国内中高端消费群体及国际游客消费。2015年,上海、深圳两市共接待国际旅游入境者超过1500万人次,约占全国比重为12%,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占比超过20%。

消费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近年来,在我国大型消费城市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在引领和创新全球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手机和数码消费等新兴领域,涌现出了华为、小米、OPPO等十多个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深圳也成为全球重要的手机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和软件中心。在服装、珠宝等消费领域,深圳也集聚了大量知名品牌,出现雅莹(EP)、TTF等能够进入全球市场、引领全球时尚的中国品牌。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开始起步。如上海市将静安区作为上海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围绕提升外来消费,建设国际一流消费市场,重点在建设优秀品牌集聚区、品质消费示范区、上海特色商旅文体验区和智慧商圈实践区等方面加快探索;深圳市也将罗湖区作为消费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围绕发展文体、旅游、健康、信息、邮轮游艇等新兴消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

三、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亟待破解的问题和障碍

(一)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大量消费流失境外

与消费升级的要求相比,我国现阶段改善型、享受型商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而低端同质商品和服务供给相对过剩,导致大量中高端和新兴服务消费外流。2006—2015年,我国出境游人数由3452万人次增长到12786万人次,年均递增15.7%,境外消费也由158亿美元猛增到2150亿美元,出境旅游消费额已位居世界第一,年均增长33.7%。

与境外消费形成鲜明反差,境外游客消费额增长缓慢。虽然我国自2011年开始,相继在14个省区市实行境外游客离境退税政策,但70%以上的入境游客消费集中在500美元—3000美元,其中旅游购物所占的比重不到10%,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商品和服务还难以满足国际消费需求,导致境外游客消费意愿不强。

(二)实现和集聚消费的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一方面,我国商业、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医疗、金融、信用体系等服务消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相对薄弱,直接影响到消费体验。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例,2015年我国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为14.4%,全球排名第67位,与OECD国家平均水平(30.0%)差距明显;我国移动宽带人口普及率为41.8%,仅略高于40.1%的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各种消费行业之间、基础设施和商业之间的融合互动和衔接不足。例如城市商务区、旅游景点、交通枢纽,与主要商业网点和商圈建设之间脱节的现象较为明显。

(三)促进消费升级和创新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下,一些现行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创新发展需要,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配套法规不完善、与其他法律缺乏协调等问题。同时,网络诈骗、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依然存在,消费信息安全、金融支付安全、消费者权益保障等问题依然突出。

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与近年来服务业快速发展相比,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新兴行业标准缺失,现行服务标准和规范整体水平不高,可操作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够等,也导致一些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效果不明显。

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改革。部分服务行业依然面临行政审批过多、相关限制性条件过严等问题。例如我国现行医疗美容机构临床科室设置规定要求,必须设立4个二级科目,资质要求明显严于韩国等医疗美容大国。部分服务行业还存在垄断,民营资本进入文化、教育、医疗等新兴服务消费领域仍受到一定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行业供给、结构和质量的提升。此外,重审批、轻监管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的部门或地方虽然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但基于大数据的监管、社会共治的理念尚未形成,而政府部门之间的监管缺乏有效协调,也造成不少新的风险隐患和监管盲区。  对外开放力度有待提高。在商品消费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中高端消费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相对偏高,不仅造成大量消费外流,而且不利于国内消费品制造业加快升级。在服务消费方面,健康医疗、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消费服务行业的对外开放相对较慢,市场准入和投资的审批限制依然存在;在吸引国际消费方面,存在旅游签证等便利化水平不高,免签国家扩围速度较慢,国内不同城市之间出入境和边检信息互通水平较低,免税退税政策试点范围小等的问题,难以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入境消费。

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依据我国消费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发展的国际经验,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应紧紧围绕“增供给、补短板、优环境、推改革、建示范”,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使国际消费中心成为我国积极扩大和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和新载体。

(一)增供给

积极扩大中高端消费品供给。鼓励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态的综合发展,多渠道扩大中高端消费品进口,丰富国内消费市场的供给和促进国内消费品市场竞争,倒逼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产品创新和品质,培育自主品牌和增强竞争力。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消费产业。结合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等消费发展新趋势,深入推动消费产品及服务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重点培育以健康、美容、教育、培训、文化、体育、旅游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产业,促进国际消费中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升级。

促进消费领域互动融合和创新发展。特别是强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间的融合互动,促进旅游、文化、购物、娱乐、健康、餐饮等行业之间的集聚和一体化发展,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打造多样化消费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提升国际消费中心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吸引力。

(二)补短板

合理规划和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内外影响力的新型消费商圈或商业街区,培育新型消费发展载体。通过加快引入新业态、新品牌、新商业模式,拓展新型消费产业和各类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强化消费中心城市买全球、卖全球的商业贸易功能,促进传统商圈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创意中心、产品和服务设计定制中心、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中心等新型发展载体转变。

加快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基础设施水平。从大型城市内部,注重完善商业设施布局,加快建设高水平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特别是强化信息化在各类商业载体中的覆盖和应用。在区域和国家层面上,高度重视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城际间的高铁及轨道交通发展,进一步增强国际消费中心与周边城市、全球各地消费中心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三)优环境

鼓励地方政府建立综合性执法机构,加大商品质量、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和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安全诚信的消费市场环境。

加快提升城市的国际化环境,特别是语言环境,提升市民英语水平,规范公共场所的外语标识,建立多语种的服务呼叫中心,并探索建立国际惯例的快捷消费纠纷、紧急医疗等救助机制。

(四)推改革

进一步放宽健康医疗、整容美容、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新兴消费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简化资质条件和审批流程,打破垄断,重点鼓励民营资本投资。

完善有利于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重点结合消费升级和吸引国际消费研究推进消费税改革,进一步降低中高端消费进口税负,加快海南等地免税政策的复制推广,扩大国际游客退税试点地区并进一步简化退税程序。

加强城市商圈改造和建设用地保障。将商圈打造、商业设施建设与城市功能调整、产业转移升级及城市更新统筹推进,积极探索利用城市更新、工业园区转型及集体土地等土地资源的新方式,进一步提高城市用地使用效率。

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重点加快健康医疗、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新兴消费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步伐,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试点探索国际通行的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外商投资消费服务领域。

提高国际消费便利化。在进一步简化和优化人员和货物出入境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扩围双边免签证国家,加强国内不同口岸和城市出入境信息共享;探索对游学、医疗、美容、庆典、老人等特殊游客和人群提供入境签证便利化措施;提高邮轮母港的游客出入境管理便利化水平,为境外游客入境旅游消费提供条件。

建立适应服务业发展要求和体现消费实际情况的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特别是构建国际消费中心的衡量和发展指标,强化国际消费中心的分析、评估工作,增强地方政府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

(五)建示范

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应从国家层面合理布局和统筹推进,可依托具备条件和基础的特大型消费城市开展创新试点。建议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选择1—2个国际化程度高、消费市场规模进入全球前列、消费创新引领能力较强的特大型城市或其消费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区,作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示范区或改革创新试验区,围绕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及发展载体建设等内容进行先行先试。在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再复制推广,以在更大范围推动消费新动能的形成和扩张。

作者简介:

王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王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AtomThinkTank)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AtomThinkTank)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投票

确认投票
王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
微信扫码 订阅专属投资管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