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1期

朱海斌:僵尸企业和跑路“宝宝”挑战监管雷区

——原子智库《2016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系列文章。

编者按

最近互联网金融摊上大事了,从郎咸平站台的泛亚,皇阿玛张铁林代言的鑫琦资产,到黄晓明代言的东融在线,再到美女总裁代言的E租宝,网贷平台不断出现兑付危机,“宝宝”们接二连三跑路,感觉互联网金融不再“高大上”,而是成了“骗子”的代名词。此刻,小编顿时觉得金融监管不再是“政府的事儿”,而是和我们的钱包息息相关。互联网金融监管还只是金融监管的冰山一角,近年来,中国企业债务高居全球榜首,“僵尸企业”贷款上升,防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已然成为当下主要问题。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指出,目前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一方面形成监管真空,另一方面造成部分领域多重监管或监管“五龙治水”的现象。那么,怎样的金融监管改革才能保证网贷平台上“宝宝”们不跑路,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并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呢?请看《2016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之七——《朱海斌:金融改革的防范与雷区》

朱海斌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为文章全文>>>

原标题:金融改革的防范与雷区

预计2016年GDP增速可达6.6%

中国政府宣布将2016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调低至6.5-7%,这也是首次设定区间增长目标而非点增长目标。全球经济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发达国家可能延续缓慢复苏的趋势,但新兴市场仍然低迷,全球贸易仍然疲弱,因此中国对外需回升稳定经济增长难冀期望。相应的,稳增长的压力更多的落在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逆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包括中央财政赤字的提高、结构性减税的推进、进一步的降息降准、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会被用来缓解去产能、调结构过程中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速将稳定在6.7-6.8%左右,全年经济增速为6.6%。

“僵尸企业”贷款上升,加重债务风险

防范金融体系的风险是中国当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00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逐年上升,在近年来问题开始逐步暴露,比如:全社会债务水平上升过快,尤其是企业部门的债务已高居全球榜首,并伴随着僵尸企业贷款的上升;金融机构的经营逐步由分业转为混业,与目前分业监管的模式出现脱节;监管标准不统一,导致一些新的高风险金融产品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等等。

政府公布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13%,这意味着在全社会的债务水平将持续上升,去杠杆短期难以实现。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如何在处理“僵尸企业”的同时防范区域性或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是一项大的挑战。这要求在需求端管理的同时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的改革,同时五中全会提出的金融监管要有大的推进。我们认为,金融监管改革包括以下四方面主要内容。

首先,明确监管职能,完善监管理念。金融监管的核心目标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除此之外别无其它。这一点在实践中经常被其他目标所淡化,比如稳增长、行业发展或部门利益等。在监管理念方面,央行最近系统地提出在原有的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强化宏观审慎的理念。这符合危机后全球监管改革的方向和中国当下的现实,在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强调和落实。

金融监管“五龙治水”的现象还能持续多久?

其次,监管机构的改革。目前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一方面形成监管真空,另一方面造成部分领域多重监管或监管五龙治水的现象(如债券市场目前有央行、证监会、财政部、发改委和银监会五个监管部门)。推进监管机构改革,是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同时落实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制度性保证。

第三,统一监督标准,加强监管的强度、广度和深度。以银行业为例,这对应提高监管标准(如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比率要求)、增加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的频率、对系统性重要银行要求预先设计危机处置方案、加强对影子银行等新业务的监管。对于目前处于监管真空的新产品、新业务,需要明确对应的监管部门及其责任。

第四,监管人才的培养和信息的完善。任何一项机制,最终的实施需要监管人员的实施。监管人员的专业性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监管的效果。尤其在整体金融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利率市场化、汇率机制改革、直接融资体系发展各方面的推进,人才储备和专业能力的相应提升非常重要。在信息方面,除了完善微观监管信息的搜集和处理,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及对于信息分析的能力(尤其是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评估和判断能力)还须加强。

Tips

分业监管体制: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各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通常由多个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承担监管责任,一般银行业由央行负责监管;证券业由证监会负责监管;保险业由保监会负责监管,各监管机构既分工负责,又协调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体制。

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僵尸企业不同于因问题资产陷入困境的问题企业,能很快起死回生,僵尸企业的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依赖性,而放弃对僵尸企业的救助,社会局面可能更糟,因此具有绑架勒索性的特征。我国僵尸企业由来已久,目前部分僵尸企业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中遗留下来的,大多是规模比较大的国有企业,另外还不乏A股上市企业。据数据显示,A股僵尸企业比例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10%左右。

下期预告

今年前两个月公布的经济数据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时隔两年首次出现回升,并带动整体投资增速回升;忧的是,工业生产增速跌至逾七年低点的5.4%,消费增速也回落至9个月新低。低迷的数据表明经济增长正经历阵痛,那么,二季度经济会否同春天的脚步一起到来呢?稳增长需要怎样的改革措施?4月18日,原子智库将推出独家文章《屈宏斌:2016年将有1万亿减税空间》,敬请期待。

往期回顾

张五常:供给侧改革应从新劳动法着手

余永定:房地产投资下滑将拖累GDP继续下行

范剑平: 2016年减税降费空间可以有5000亿

辜胜阻:城镇化如何让农民变“中产”?

杨再平:完成过渡还有三五年的路要走

彭文生:距离楼市崩盘有多远?

小调查

有人说土豪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屌丝死于P2P,各种P2P宝宝们的跑路一直是屌丝们心中的痛,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及中国金融监管问题,你有什么要吐槽的?欢迎给我们留言,留言网友将有机会参加原子智库线下主题沙龙,与智库专家、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快来参与吧!原子智库,期待你的发声!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投票

确认投票
朱海斌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微信扫码 订阅专属投资管家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