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之国:改革领域岂止养老

中央通过养老金并轨方案,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延续20多年的双轨养老保障制度将统一。但除了养老,我国还有很多双轨制的问题,减慢了经济发动机的运行。 …[详细]

双轨制度上的国家

媒体报道称,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现在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虽无细则,但养老金并轨已经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广大企业职工一直不满的养老金不公平现象将逐步得到解决。

不公平现象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也是阻碍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篱笆。我们如果将社会看做政府部门和生产性部门,在同等情况下,政府部门较好的养老保障将吸引更多人才,生产部门的产出就会下降,整体社会生产力也会下降。

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采用了渐进的方法,“价格双轨制”就是转型过程中的现象,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最为突出,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挣脱计划的束缚。

但是,双轨制的存在也使得利益集团诞生和逐渐固化,导致改革进程推进放慢。尤其一些重要的领域,必须加快过渡到完全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公平对待,将是经济的潜在发动机。

利率双轨:为何降息难解融资难

除了养老金这种分配制度上的的双规制,社会上还存在很多要素市场的价格双轨制,金融系统中的利率就是典型的双轨制。

我国的利率总体而言分为两种,一是官定的利率,二是影子银行或民间利率,前者利率约在6%左右,主要进入国有部门;后者利率12%~24之间甚至更高,主要是市场主体的借贷利率。

官定的6%的利率是不是市场均衡利率?肯定不是,因为它高于市场利率,但是大量国企通过银行融资占用了资金,挤出的市场企业融资成本必然抬高。

从这个角度可以很直接的理解,为何降息这种总量的货币政策无法解决融资难问题:降息可以解决双轨中一根轨的利率,却对另一根轨无能为力。(延伸阅读:财经观察1366期《央行降息开启国企救助计划》)

国企民企双轨:为何降准也没用

从融资角度观察,国企民企的双轨制非常明显。从总量来看,我国广义货币是GDP的两倍不差钱,但由于资金价格不同,政府必然干预资金的配给,银行将大量融资配给给国有企业。

根据北京大学黄益平教授援引的数据,我国企业的负债占GDP的比重为130%,这其中的国企占了八成,而国企总工业产出不到两成。

在经过2009年4万亿投资和10万亿信贷投放后,国企部门产能过剩变得更加严重,融资量变大的背后,是资金进入了低效率的地方,为了维持这些企业不死,往往有后续贷款,这些“僵尸企业”耗用大量资金,即便是央行降准,资金总量的提升也难以改变资金分配格局。

说到僵尸企业,同是银行融资占主导的日本的教训值得借鉴。在90年代后期日本资产泡沫破灭造成银行大量坏账时,政府大量兜底,产生大量僵尸企业,这对于日本的金融制度是一次极坏的冲击。(延伸阅读:财经观察1334期《安倍困境:日式计划经济败局》)

土地双轨:为什么消费无法提振

中国的土地按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国有土地主要是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自由交易,集体土地主要是农村土地和宅基地,无法自由交易,转让受到种种限制。

由于集体土地和其上修建的“小产权房”的拥有者无法自由、独立的支配、处置财产,所以这种所产权是缺失的,集体土地价值也必然的不到体现,其金融属性如抵押权等也受到极大限制。

由于房屋和土地资产是绝大多数居民的最大一笔潜在财产,当其价值不能得到体现时,将影响到所有者的持久收入预期,从而影响到消费。

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和土地确权方面,我国正在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延伸阅读:财经观察1227期:《户籍改革保障产权促进消费》)

结语

我国的双轨制在改革初期起到了推动改革的正面作用,但是在运行了近30多年后弊端丛生,制约资源合理配置和居民财富进一步提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启动潜在的经济发动机。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