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量落马凸显A股“人治”病

A股再次大涨3%,资本市场迎来一片欢腾。不过,证监会投资保护局局长李量却迎来暗淡的人生。李量落马像是一面镜子,凸显出A股市场难医的“人治”之病。 …[详细]

"人治"色彩浓郁导致官员频落马

A股再次大涨3%,资本市场迎来一片欢腾。不过,证监会投资保护局局长李量却迎来暗淡的人生。12月1日,证监会纪委公告称,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李量涉嫌违法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图为证监会李量 来源:网络图为证监会李量 来源:网络

虽然官方并未公布李量落马的真实原因,但李量的落马或了无新意,与任职发行部的权力寻租有关。据腾讯财经报道,李量的落马并非事出投资者保护局,而是李量当年“叱咤风云”的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和创业板发行监管部,李量出事或因权力寻租,经由与他有特殊关系的掮客,与拟上市公司接触,为公司IPO获得批文提供便利。

其实,证监会成立以来所有涉案官员,大多集中在发行部和上市部两个部门。而之所以这两个部门案件高发,就是直接掌控企业上市过否的“生死大权”。有权也意味着有“油水”可捞。无论是官员主动性牟取私利,还是被动性被企业贿赂所瓦解,皆因赋予监管者过高的监管权力。而监管权力背后则是我国资本市场过于浓厚的“人治”色彩。

这种浓厚的“人治”色彩归根结底在于计划体制。我国资本市场最开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纾困国有企业融资。同时,上市审核制度也沦为部分发行官员的“融资”工具。因而很大程度带有行政管制色彩。正是这种行政管制,导致证监会拥有成熟市场体制下监管机构所不拥有的权力。例如,决定哪类企业、甚至具体哪家公司可以上市、上市配额等。当初房地产行业不容许上市、直到现在上市房企股权融资仍未放开就是例证。

监管者谁来监督?

“人治”所赋予过高的权力,在一个充满利益纠缠的市场里,难湿鞋注定是难免的。但问题的关键是监管的“不设防”导致没有有效武器抵御外界贿赂式的入侵。作为从事监管市场工作的证监会,理应接受市场监督,但却形同虚设。

典型的例证就是现行机制下驱动的利益联盟体。准上市公司、保荐机构、审计公司、会计公司等与证监会存在利益关系,均直接或间接构成利益联盟。而依赖媒体监督则又出现我国奇葩式的四报一刊,即所谓的“信息披露指定媒体”。这种指定媒体在事实上听命于证监会的领导,已经不可能行使对它的监督功能。而游离于指定媒体之外的媒体,部分因商业利益驱动早已收了保护费。

这种单行的监管模式历来诟病还反映在监管者法律模糊或有限的自我约束上。即便新《证券法》更多的是赋予证券监管部门核准证券发行权力,包括描述监管机构的权力执行范围等,但对于监管者自我的权力约束和相对违反责任则轻描淡写,或者惩罚太轻。例如,违规依法追究责任。对审核同意违规上市的,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显然,这对权力执法人员约束有限。

其实,作为市场的铁律,权力和责任应是对等的。拥有核审大权的同时,新股发行的问题和责任理应发审委承担最终的责任。正是这种不对等现象,成为A股市场低成本圈钱的根源所在。

呼唤注册制度出台

资本市场内在要求高度市场化与过于浓郁的“人治”色彩,以及“不设防”的监督,将呼唤注册制度出台。

尽管我国股市成立23 年以来,新股发行体制的进步有目共睹,但现行的制度仍摆脱不了行政的色彩。企业发行股票的整个过程,理应是企业与投资大众的交易,其博弈也应在这两个主体之间展开。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程简表 图表来源:世纪证券研究所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程简表 图表来源:世纪证券研究所

但是,现在的股票发行模式,却把投资大众拒绝在博弈门外,由监管部门发放“通行证”,再由机构与发行企业串通询价,然后瓜分大部分股票,投资大众只能凭网上、网下抽签得到有限的新股份额。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投资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人为定出的发行价。

由此,呼唤国外成熟市场的注册制迫在眉睫。注册制强调的是市场化自由投融资,要求监管机构回归监管本原,重点在IPO制度框架上的完善与优化,在投资价值判断方面让位于市场。过高的定价和不被投资者看好的企业即使通过注册登记,发行也可能失败,这才是市场化应有之义。

而目前市场预期注册制推出则面临着修改《证券法》的困境。其实,法律未完善前,并非是注册制推出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按照核准制的原则来执行,发审委完全可以不用实质性的审核,证监会的职责是合规性审核和监督,完全可以将价值判断的审核权力交给交易所,让其分担实质性审核的第一道闸门,让中介机构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证监会发审委按照程序的合规性来行使最终的否决权。

结语

李量落马像是一面镜子,凸显出A股市场难医的“人治”之病。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