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困境:日式计划经济败局

日本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再次负增长,这让“安倍经济学”承受压力。但话说回来,日本经济几十年所积累的问题,光靠安倍经济学解决不现实。 …[详细]

日本衰退其实是高收入稳态

安倍经济学从推出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或者说备受压力和批评。这种批评不管来自何种角度,最近都全面爆发,起因是日本三季度GDP出乎意料的下滑1.6%,而二季度此数据为更低的-7.3%。由于GDP连续两个季度下滑,也被经业界安上了经济“衰退”的帽子。

“衰退”对于日本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词汇,大众对于日本“失去的十年”、“失去的20年”已经耳熟能详。从战后日本实际经济数据来看,人均GDP和人均GNI(国民总收入)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80年代超过了美国,95年超过4万美元达到顶峰,随后保持高位稳定状态。

也就是说,现在的日本是在过去高存量的基础上的保持稳定,而并非倒退。从2009年后的季度数据来看,日本也经常遭遇季度性的GDP增速下滑,这对一个有着巨大经济存量的国家,尤其是日本而言,也并非异常现象。

此外,日本经济中有相当部分以国外资产形式存在,这部分并不计入GDP。例如日本丰田和本田在国外有很多生产基地,有学者认为日本经济规模和增长有所低估。

因此,仅仅从季度GDP下滑就说安倍经济学面临失败有些夸大其词。但是,对于问题积累已久的日本经济而言,安倍经济学起效的可能性极小。

日本60年代至今经济数据对比;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日本60年代至今经济数据对比;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日本经济波动是常态,图片来源:新华社日本经济波动是常态,图片来源:新华社

日本的失败在于不相信市场

虽然日本经济保持着高位均衡,但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速度,以及高科技企业在信息经济前沿的步伐上,日本是落后了。

安倍经济学的目标是使日本走出经济低增长的均衡,具体措施是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经济增长改革方案“三支箭”。但是日本的经济稳态极难打破,因为这是一个从战后持续到现在长达60多年的固化经济体制所造成的。

在发达经济国家中,日本也算是市场经济国家。但是日本的市场经济和欧美的市场经济相比非常特别,政府干预非常强,被日本自称为“有组织的市场经济”,也被称为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大日本株式会社”体制。

日本的政府干预经济体制,最著名的莫过于所谓产业政策。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曾对产业政策定义为“为对付‘市场缺陷’而对产业间资源配置进行干预的政策”。小宫隆太郎曾任日本通产省产业研究所所长,这句话反映出日本从官员到主流学者不相信市场的传统。

以被日本外贸省扶持的日本化学产业为例,充斥着价格控制、税收区别待遇、新产品准入、研发补贴、竞争限制等管制措施,而目的是为了培育一个“有竞争力”的化学产业。在其他行业,如航空、零售、金融、农业等管制也随处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产业政策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传到我国,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后来的政策倾向。现在看来,日本战后的发展确实有产业政策的功劳,但更大的因素是“后发优势”效应,以及80年代前政府为了促进出口干预压低汇率。

市场的能力是配置资源,但“有为政府”的手有时也能高效率的配置资源,尤其是有先进国家作为范例时,很容易看出来日本缺什么。但是,当日本也成为发达国家和没有模仿对象时,后发优势和产业政策就不灵了。比如,日本80年代中后期大力扶持模拟技术,而不是即将到来的数字技术。可见除了市场,没人可以为未来带路。

安倍无法改变日本的路径依赖

安倍经济学的前两之箭并无惊喜,只是短期措施。市场最关注的是安倍政府的第三之箭,即经济改革。在今年6月发布的日本修订版再兴战略中,改革方案提及农业、女性就业、激活地方小企业、设立特区简政放权,强化公司治理,企业税改革等措施。

这些方案看起来都非常眼熟,大部分内容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问题在于日本经济要走出过去固有的框架非常难,并且日本政府在实施政策时,也许反过来再次加强了对市场的干预。

日本的政府干预已经深入到经济体的方方面面。因为政府实施产业政策,使得企业、银行和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几乎捆绑在一起,被称为日本特色的“关系型融资”和“主办银行制”。银行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优先贷款,并且不言自明的获得了政府的隐性担保,产生了所谓预算软约束。

三者利益紧密捆绑,使得在90年代后期日本资产泡沫破灭造成银行大量坏账时,政府大量兜底。由于雇员终生制和企业集团交叉持股,该破产的企业没有破产,产生大量僵尸企业,这对于日本的金融制度是一次极坏的冲击。

随着后发优势的消失,日本的经济体制逐渐固化下来。大型企业形成的利益集团主动游说政府出台有利于自己的产业政策,使得垄断加剧竞争不足;企业依赖政府的产业政策失去创新性,而民主决策程序使得政府修改产业政策的灵活度很低;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无法供应充足的风险资本,无法为创新融资。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安倍经济学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效果,甚至被市场极度怀疑——因为要改变日本的经济利益网络,难度非常大。在历史上,日本有多次减少政府干预的改革,均以失败告终。安倍经济学,也许也不例外。

结语

“日本株式会社”曾经的成功源于后发优势下政府的强力干预,而要找到未来的出路,必须相信市场,放松政府管制。但日本的经济体制已经固化,要解开谈何容易。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