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加剧“电荒”风险

新环保法加大了对发电企业排污的惩治力度,对缓解环境压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发电企业环保成本增加,“电荒”的风险也在积聚。 …[详细]

新环保法剑指燃煤发电企业

雾霾压力下,电力企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日前,全国人大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加大对污染大户的惩治力度。

修订案明确规定对污染企业可以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而不仅是进行一次性处罚。以燃煤为主的发电企业将首当其冲。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是导致雾霾的主要污染物。而燃煤发电中这3项污染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40%左右。加装除尘、脱硫等设备是电厂减少空气污染的主要手段,但这类环保设备也加大了电厂的成本,电厂对此积极性普遍不高。

对电厂来说,一个1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每天的环保成本高达五六十万,如果不开环保设备也就罚款1万,违法成本过低造成环保法规形同虚设。

2011年,8家火电企业就曾因脱硫问题遭处罚,中电投、国电、华电、大唐旗下多家发电企业,因脱硫设施运行不正常、脱硫数据弄虚作假等原因,遭到环保部处罚。

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发电企业排污的成本将显著增加,这对缓解中国环境压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环保成本激增加剧“电荒”风险

2011年4月,中国大部分省区出现“电荒”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国的火电装机容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造成“电荒”的主要原因是火电企业开机率不足,而企业不愿开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价不足以弥补成本。

为鼓励电厂采取环保措施,国家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执行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加价的环保电价政策。目前,脱硫电价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1.5分钱,脱硝电价为1分钱,除尘电价为0.2分钱。

此前环保电价虽多次上调,但并不足以弥补电厂投入的环保成本,对电厂积极性影响有限,国内电厂的脱硝情况进展缓慢。

2012年底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总容量仅占当时全国现役火电机组容量的28%,而截至2013年底,中国最大的发电企业华能集团脱硝机组占煤电机组比重也仅为65%。

据测算,对一台30万千万的发电机组而言,仅停开一天脱硫设备,就可以节约22万元的成本。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发电企业环保投入将大大增加,很可能通过减少电力供应量降低成本,导致“电荒”风险加剧。

破解电荒急须放开上网电价

从2002年开始,电力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电网分离”的改革,将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分离旨在引入市场竞争,提高效率,切实降低用电企业成本。

由于市场化并不彻底,上网电价仍被严格管制,电网企业只要保障电网系统正常运营就能赚取上网电价与终端销售电价之间的价差,可谓“旱涝保收”。发电企业成本的增加无法反映在上网电价上,只能选择用脚投票,是造成“电荒”的直接原因。

在电力改革方面,日本的方案或许值得借鉴。2013年11月,日本通过了《电气事业法修正案》,明确分三阶段实施电力改革:第一阶段(截至2015年),成立广域系统运行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全国各个电力公司调度机构运营;第二阶段(截至2016年),全面放开零售市场,允许所有用户自由选择售电商;第三阶段(2018-2020年),将电网环节与发电业务分离,全面放开市场价格管制。

从国际经验看,不论各国如何打破电力产业的垄断,只要售电环节与输配电网络没有分开。售电环节就可以依托电网实现对电厂和用户的垄断。因此,要引入公平有效的竞争,必须切断售电环节与电网之间的纽带。

结语

新环保法让发电企业付出环保成本无可厚非,上网电价被严格管制才是造成“电荒”的直接原因。打破电网输配电以及零售环节垄断是电力改革应有之义。

登录后投票将分享到:

相关专题

本期作者
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