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利率市场化拦路虎

近日,有专家建议逐步淘汰存款准备金制度,腾讯财经专栏作家宇文远认为,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衷本是保证存款金融机构的支付和清算,但后来演变成了一种强力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在中国尤为如此。 …[详细]

近日,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建议“中国央行应逐步淘汰存款准备金制度,提高银行体系资金配置效率”,与此同时,他建议央行应该制定并公布一个明确的短期政策目标利率,以稳定市场利率,避免市场对央行的政策举动有错误理解。

任志刚2009年被任命为央行旗下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的执行副会长,一度被认为是央行的“智囊”。他的此番表态可以说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及中介目标的选择指明了方向,尽管短期看来很难实现。但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必须改革。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衷本是保证存款金融机构的支付和清算,但后来演变成了一种强力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在中国尤为如此。2006年7月至2012年5月,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约38次调整,频繁程度令人咂舌,其中上调多于下调,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从当初8%上升到了目前的20%,其中2011年6月达到了峰值21.5%。如此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意味着什么呢?

存款准备金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相当于一种“税收惩罚”,尽管央行独创性地为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但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较高,将激励金融机构开展表外业务 “逃税漏税”,那么央行就不会达到最大化回收流动性的效果。于是,央行就需要给金融机构一定的“补偿”,即继续维持甚至扩大存贷利差,且要为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如果存贷利差依然被人为控制,这就相当于将存款准备金这种“税收”惩罚转嫁到了存款人和借款人身上,于是必然会导致“金融脱媒”。这难道不就是近几年中国金融领域正在发生的故事?

1985年以来存款准备金变化 资料来源:WIND1985年以来存款准备金变化 资料来源:WIND

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带来了诸多弊端:第一,加剧“金融脱媒”,导致其不能有效回收流动性;第二,与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即降低存贷利差背道而驰;第三、如果通过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强制冻结金融机构资金(目前约为20万亿),也将人为扭曲市场利率,甚至造成市场利率的短期大幅波动;第四,央行为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水平(目前分别为1.62%和0.72%),构成了市场利率的“底限”,这也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开展。毫无疑问,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成为利率市场化的拦路虎。

目前来看,央行已经在淡化存款准备金制度,2012年5月至今,并没有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是通过更灵活机动的正回购、逆回购以及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SLF(常设借贷便利)等来调节流动性。这主要是因为此前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已经成为市场判定货币政策松紧的风向标,这导致央行不敢轻举妄动,向市场明确传递货币政策的走向。李克强总理去年就已经表示,货币政策要既不收紧也不放松。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放松会延误金融机构去杠杆,而收紧又容易打击本就脆弱的实体经济复苏和导致信用违约风险。这意味着短期内或许很难看到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调整。

但短期的不调整不意味着存款准备金制度不需改革,未来如果央行需要传递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是最好的选择,这将是逐步淘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不再对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这一切都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结语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放松会延误金融机构去杠杆,而收紧又容易打击本就脆弱的实体经济复苏和导致信用违约风险。短期内或许很难看到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调整。

登录后投票将分享到:

相关专题

查看所有评论 人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本期作者
宇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