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而根据调查在剩下的1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比例高达70%,可以见对贫困人口系统性的医疗福利保障是下阶段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2002年中国政府推出“新农合”的医保模式后,农村的医疗负担在持续的下降,特别是大病医保的推出之后,民众重大疾病的负担进一步降低。但是政策推行不免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专访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梅颖,听她讲解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医疗团队的建设。

过去5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而根据调查在剩下的1000多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比例高达70%,可以见对贫困人口系统性的医疗福利保障是下阶段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2002年中国政府推出“新农合”的医保模式后,农村的医疗负担在持续的下降,特别是大病医保的推出之后,民众重大疾病的负担进一步降低。但是政策推行不免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专访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梅颖,听她讲解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医疗团队的建设。

过去五年精准扶贫效果显著

张梅颖:去年(编者注:2016年)召开了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总书记亲自参加,这就看到了对卫生工作的重视,他就提到了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小康,把健康提到战略的高度上。我想现在全面小康主要障碍还有一千多万的绝对扶贫人口,这要共同富裕,要把他们带上的。从提出精准扶贫到现在,当时准确的数字是七千万。经过这几年,精准扶贫下了很大力气。累计脱贫了5564万,还剩1000多万。

2011—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及发生率

脱贫过程中形式主义很猖獗

张梅颖:任何扶贫都要把农民脱贫致富这个愿望和政府的措施相结合,否则你为了让解决贫困问题,你不断的给予,那绝对是不行的,让他们自己有致富的能力,脱贫的能力,这点很重要。你在这儿看着,每年等着那不行,所以现在我到张家界那边去,就是武陵山区,他们的那个少数民族把他们组织起来,每个人在家,在家就可以通过手工织锦,织得很漂亮,手工织的。织完以后,一条围巾在香港澳门得卖一千多港元,就是专门出口他们,特抢手,是挺好的,他们还给我一个小图案,非常好。组织起来,他在家就做了,做了以后,定点给他销售。

有些是重复建设,有些建设起来好像没有办法发展,就是缺乏原来试签的,脑子一热就赶紧干,我们现在形式主义还是在这个过程中,脱贫过程中形式主义还是很猖獗的。过去是走后门戴贫困帽,你只要是贫困国贫县,你这一年的财政就补得很多了,所以过去就抢。

70%贫困的根源为疾病

张梅颖:当时(贫困人口为)七千万的时候,统计了一下致贫原因,40%以上是因病致贫或者因病返贫,就是致贫的第一大因素,因病。那么经过这几年努力,又减贫五千多万,现在还有一千多万。这一千多万再调查研究,65%到70%是因病的,那就是到攻坚阶段最难啃的骨头,因病的问题。

我为什么多年来一直关注这个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我还是从四十多年前,农村医疗队的经历,那时候看到农村有病实在是太困难了,所以那个时候毛泽东就提出来,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我们那时候也批养了大批赤脚医生,真的是也解决了农民不少问题。

我在全国政协的时候,也多次进行了三农调研,包括对农村卫生工作的调研,仍然看到有这么多的农民兄弟(忍受)疾病的痛苦。以及有病以后就医难,太贵了,看不起。那时候也没有大病的保障。现在开始有托底,但是能力有限。

因病致贫原因分析

医疗队下乡只是权宜之计,农村要有自己的医生

张梅颖:所以这六年多来,我开始发起了一个善医行团队,就是专门培训农村医生队伍的,培训了几万人了。不包括他们下去又去像“种子”一样再去播散。因为他们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对急诊的,一个是鉴别诊断,这个老乡到底是什么问题。鉴别侦断和鉴别诊断,我们要教给他。再一个就是急救的措施,几种主要易发的病的急救措施,还有就是慢性病的防治。

另外还给所有我们培训过的(医生)和上面都建立了网上的联系,现在微信方便,有时候他们就传一些病人的情况,传过来,这边医生指导他怎么救治,所以效果是很不错的。

因为他们才是真正能解决老乡(的问题),他和老乡守望相助,他才能真正解决老乡的一些疾病痛苦的问题。

所以我们这几年培训的医生,培训完以后,发挥了很强大的作用。包括邻村都来请他们,因为他们确实能马上解决问题,这个也是通过我们培训,不仅培训一次,还反复的培养的“种子”,反复的再去检验,特别是我们每次国家有大灾,一地震的时候,我们组织去村医再到现场,逐渐锻炼他们。我一直认为,因为很长时间以前,我就想将来肯定医生就到农村了。但是现在来看,恐怕还要有一批农村自己的医生。

你也不能依靠公办的,医院也好,卫生也好,他不像我们这么去培训。我们这个培训队伍是很强的,都是一些比较有名的专家,而且是深入下去的。到一个省就在那个省。

我认为,你真的是要解决中国的健康问题,实现小康也好,口号都可以喊。但是真正你看看农村病了以后什么状况, 以后什么状况。

这些农村的贫困人口,包括有病的人是什么状况?还是没有很多医疗保障的。国家兜底,你能兜这么多吗?现在国家很多政策,比如说派医疗队下去,我觉得是权宜之计。

2012年-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

乡村待遇低留不住医疗人才,政府要舍得花钱

张梅颖:解决一批危重病人,但是在今后的很多问题,还得靠在乡里。因病致贫得把这个因素去掉,我觉得这个还是很重要的一点,所以我这么多年就强调这一个问题的。但是我觉得到现在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不够。那习近平书记走村入户,他就强调这一家贫困就是因为,有病,他就说这个短板要补,集中力量补短板。

补短板不是说你只派医疗队下去,下去一次就回来了。你还是要把农村医疗队伍培养好,在农村呆得住,他就是那儿的村民,但是他要舍得往这个上面花钱,为他们培训,为他们给一些劳务费。他们原来是很低的收入,根本就留不住人。现在国家政策出来以后,解决了,每年一万没有问题。根据你服务的人群多少,每个人的钱是可以给他们的。

对患病返乡无保障的农民工 社会有关怀的责任

张梅颖:他们这次(培训)了以后,学完以后完全不一样了。他自己的地位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周围都来找他,他自己当地的一个小有名气的医生,他们真正能起到凝聚基层的作用,因为现在我们基层很薄弱。

像这种过去的像乡贤,他们实际上在乡村就是这种,老百姓家里有什么纠纷,把这个村医叫去,他们把村医当做自己的当是健康卫士,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这一点我觉得在农村建设上也很重要,乡村的医生、乡村的教师,都能起到过去乡贤起的作用,能凝聚老百姓。

受培训的,他们回去服务的半径,以及他们再培训。因为我们培养很多种子,他们回去再培训,另外再加上,网上、线上线下,线上的那就特别广了,线上线下,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就是他们即便学了,毕竟还是基础,和临床见得还是少,所以跟这些大名家在线上能够进行通话,进行指导,传上去接受指导。现在微信很方便,图片什么都可以传。所以受益的是农民兄弟,特别是现在。我为什么现在特别强调?因为现在这一批,有病的农民大多数是二十年前就进城打工的那批老农民工。他们把城市建设好,微薄的工资没有任何保障回去了,回去以后真是一身病。如果再不关怀这批人,我觉得很对不住人家。

解决医疗人才不足的问题要发挥民间力量

张梅颖:现在主要是软件的,你现在比如国家把乡镇的卫生院硬件也搞得非常好,那乡镇卫生院的配备都是现代化的。有的机器去了多少年,都没有开封的,他也不会用。主要还是人的问题

我觉得民间的作用可能要大于公办的作用。如果说有能力购买服务,咱们进行考核,那就把这个社会上,那么多退休的,这么多退休的医生。让他们的余热能很好的发挥,他们又是那代人特别的对这些问题,对农村缺医少药特别感受,也很愿意。

我觉得现在完全有可能农村的失能老人,因病的人,大病全部由国家兜起来,财政应该做得到。完全把因病致贫解决是应该能做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模变化情况

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

就地发展养老产业 解决失能老人问题

张梅颖:你看我们培训的村医在深山走出来,给他培训好了以后,很负责任,他这个村一户人家要走一天,爬好几个山头到那家。到那家再回来,那家有一个老人需要常年去,怎么办呢?跟我说,他说,“我真想要一笔钱,在我们村旁边盖一个老年医院,连养老带看病,就在我们村医旁边。我这几个老人我都全管了。”要不了几个钱,这是对深山里面的一个办法。一说养老产业没有人弄得起,他得赚钱。多觉得对农村这个,还得是公益的。

我觉得两条腿,一条腿就是国家该兜底要兜底,兜底不能说这些人群里头百分之多少,兜底就要兜底,但是要精准。

贫困地区本来就没有财政,你还让他兜什么底。他给你表态可以,但是实际上不可能,特别是要有比如说建这种小型的养老院,而且雇的人要国家付工资,要不然根本不能解决。

伺候人的工作,你给多少钱,谁来干。其实农村就能有,他不出去打工,他就在这儿打工,守着家打工不好吗?他的老人也照顾了,但是你得给他钱,跟他出去打工相当,才能行。但是这个钱谁给,就得国家国家给,这是公益。失能老人应该国家管。

未来失能老人数据预测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