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助力小微发展,平安普惠荣获“普惠发展典范奖”

综合新闻腾讯网2019-12-03 08:20

11月29日,2019年度(第五届)北京金融论坛暨年度北京金融业十大品牌评选在京揭晓。历经3个月的筹备、多轮专家及行业研讨,多家金融机构获得“2019年度北京金融业十大品牌”殊荣,其中,平安普惠凭借长期以来通过“科技助力+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服务小微企业、推进普惠信贷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荣获“普惠发展典范奖”。

聚焦助力小微发展,平安普惠荣获“普惠发展典范奖”

平安普惠荣获“普惠发展典范奖”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透露的最新数字显示,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6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以普惠金融领域的中小微企业为例,中小微企业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底座”,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辅助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推动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8)》预测,2020年我国将新增小微企业近1500万户,未来3年全国小微企业的新增融资需求将接近9万亿元。

面对中小微企业飞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国家政策也给予中小微企业众多红利。今年初,减税降费的一系列利好密集释放,民营企业乘“春风”持续发挥引擎作用和强大动力。而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离不开政策的推进,更需要金融机构和其他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助力。特别是在当下,通过银行非银合作,普惠金融逐步覆盖、触达更多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覆盖的中小微企业人群,从侧面推动了小微为主的民营企业发展。

目前,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很难同时解决。银行要服务更多的、更下沉的客户,获客和服务成本会增加,信贷损失也会增加。如果保持定价不变,机构就无法盈利,业务没有可持续性,如果提高定价,小微融资成本就会增加。

在目前的条件下,如果把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分段解决,优先解决融资难,可自然实现由“普”及“惠”。机构先根据成本和风险定价,在盈利的同时,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业务模式创新,扩大客户群体覆盖面和服务供给量。随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借款人来说在成本方面亦会越来越低,借款速度、用户体验也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包括平安普惠在内的普惠信贷服务机构不断尝试解决小微融资难问题。依托小微信贷服务14年经验,对症下药,通过科技助力和业务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找准客户定位,攻坚普惠金融“深水区”。同时,不断探索业务模式创新,在业内首创“聚合模式”。凭借集团资源和自身强大的整合能力,基于自身在小额信贷行业经验与优势,平安普惠将市场中所有环节优势资源进行充分聚合,并最大化信贷业务包括获客、风控、增信等各核心节点的产能,通过规模效应,实现信贷成本的逐步降低,从而可以为更为广泛的客群,提供更可负担的金融服务,并维持商业的可持续性。

聚合模式的价值就是将优势资源整合,重塑信贷服务的供给方式:将结构复杂的信贷业务链条拆解,引入在各个细分环节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分工弥补业务短板,发挥公倍数效应,促使整个供给体系能够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向长尾人群提供产品设计合理、价格可承担的普惠信贷服务,真正意义上化解小微企业主、三农人群的融资难题。

在聚合过程中,平台自身及合作伙伴、供需双方都获得了价值,凸显商业模式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兼容。

截至2019年上半年,平安普惠累计为超过1100万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为主的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借款服务,三线及以下城市覆盖率超过90%。当前管理余额中,小微企业业务占比超过50%,其中小微客群90%为“1050”人群。2019年平安普惠上半年新增业务中有38.33%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约60%的借款人在通过平安普惠申请借款时,3年内未从银行获得过经营类贷款,但通过平安普惠的借款服务,两年后45%的客户自行获得了银行贷款,金融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这也意味平安普惠激活了更多小微发展的机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