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灼见丨取消限购是最有效的救市,但大城市用车成本或提高

腾讯财经《灼见》特约作者 小贝(资深汽车媒体人)

目前,取消汽车限购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倒下。9月12日,贵阳市正式宣布取消实行了8年多的汽车限购政策,而此前,广东和海南两省也已经开始松绑。很明显,目前汽车销量持续下滑,管理层开始救市,相对于汽车下乡、盘活二手车等手段,直接取消大城市限购效果最好。当然,虽然贵阳下手最快,但是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城市治理与汽车市场,如何平衡?

限购松绑是大势所趋

在政策层面,给汽车松绑早已开始。早在6月6日,国家就提出“严禁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并且要求已实施的地方政府要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并明确提出“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不久前,国家又提出“稳定消费20条”,其中就又涉及到放宽汽车限购等内容。可见,取消汽车限购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庄、贵阳8个城市和海南省实行汽车限购政策。其中,广州和深圳早就决定增加指标,到2020年底,广州增加了10万个,深圳增加8万个。而海南省2018年5月16日开始汽车限购,又提出2030年“禁燃油车”,但今年7月1日,对新能源汽车取消了限购,对传统汽车的指标也有所增加。再加上现在的贵阳,已经有一省三市汽车限购政策开始松绑。

原因很简单,简单粗暴的限购对汽车的总量控制效果立竿见影,但是杀伤力也非常大。以海南为例: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下降19.5%,远高于全国平均跌幅,并拉低海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7个百分点。

由于限购的主要都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大城市,消费能力很强,但被人为压制了。据统计,九大限购地区的牌照指标整体约70万辆,千人保有量仅为189辆,低于郑州、苏州、厦门等多个非限购城市,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程度严重不符。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大,汽车市场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再压制消费需求就很不合时宜了。

新能源车仍是扶植重点

从贵阳的取消限购政策看,并没有特别提及新能源汽车,但是考虑到在限购城市中,贵阳并不是一线城市,汽车销量占比也有限。据了解,在取消限购的情况下,贵阳今年的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2万辆,已经算创纪录了。但是,尚没有完全放开的广州和深圳,销量分别有望达到58万辆和54万辆,可见差距之大。

考虑到目前城市的实际情况,还没有放限购的一线城市,接下来的政策大概率还是有条件的放开,一方面学广州和深圳,给燃油汽车增加指标,另一方面学习海南,对新能源汽车给予更大的照顾。实际上,一直以来各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多数都是开绿灯的,不仅不限购也不限行,还给免费的绿牌,涉及到限购的只有极个别地区,比如北京。

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网站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已超过320万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超过41.7万人,其中,2019年北京市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额度为5.4万个,已全部发放完毕。

如果按每年发放5.4万个新能源指标计算,排在队尾的人需要等8年,也就是2027年才能获得新能源购车指标。

据中汽协统计,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5万辆,同比下降15.8%,主要原因是补坡退坡,一方面车贵了买的人少了,另一方面为了省钱在涨价前买了,市场有一定透支。而如果北京放开新能源指标,就相当于释放40多万需求,而目前限购松绑的一省三市,只能释放50多万,可见北京潜力之大。从国家层面,也有扶植新能源的愿望,一方面达到救市的效果,别一方面推广了新能源,对环保和产业都有利。

消费者用车成本或提高

但是问题来了,大家都可以看到取消限购可以拉动汽车销量,那么,当初为什么限购?除了环境问题,还有拥堵问题,在城市交通遇到瓶颈的时候,减少机动车保有量就是最有效的办法。先不说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但效果确实明显。

但是,汽车销量不断下滑,影响经济发展,也同样是不能接受的。作为仅次于房地产的大宗消费品,汽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8年仅汽车消费一项减速,就造成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

限购治堵是权宜之计,那么放开限购,环保问题和城市拥堵等问题,又将如何解决?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限购肯定是不合时宜了,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去完善,事实上也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法理上也更容易接受,但问题就是,消费者的用车成本一定会提高。

最明显的,比如为了环保,排量标准在不断提高,国六标准的车比以前贵了,而不满足国六的车贬值了,很多消费者为了上绿牌只能买更贵的新能源汽车,这都是在付出成本。再比如堵车问题,车辆识别系统的研发,以及智慧城市的布局,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运行的效率,但这些也都是需要花钱的,虽然可能是政府投入没切身感受。

不过,消费者要花的钱也不会少,类似北京这种大城市,不限购了但限行会不会更严格?会不会也像日本那样,以后买车需要提供停车位证明,然后车位会不会被炒到天价?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本。

城市堵了,限购是捷径,车不好卖了,取消限购也是捷径。但是从长远来看,只要大城市仍然集中最好的资源,消费者得做好用车更贵的准备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estyche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