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戴相龙谈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目标: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

[摘要]他还谈到,外界普遍认为,十年后中国经济实力超过美国,现在中国对外贸易占全球11%以上,今后会逐步上升。人民币币值稳定,成为可兑换货币,会提高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中的定价功能。提高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大宗商品的定价功能,也就增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贸易中结算货币功能。

腾讯财经讯 5月14日,“CF40·孙冶方悦读会”第13期召开, CF40特邀嘉宾、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以“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为主题发表演讲。

戴相龙表示,通过研究2020-2035年的中国现代金融建设的六项任务,预测到2035年,人民币影响力接近欧元,形成由美元、欧元、人民币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通过市场推进,二是通过央行之间推进。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决定人民币国际化将从亚洲起步,从“一带一路”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一个突破口。“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有几种设想。一是成为“一带一路”区域货币;二是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三是排列于美元、欧元之后的第三大货币。他认为,达到第一目标是不可能的,第三目标的预测过于保守,第二个目标是积极稳妥的。

戴相龙表示,应该不断发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各种国际货币职能,实现到2035年,把人民币发展为“一带一路”第二大国际货币的目标。

他还谈到,外界普遍认为,十年后中国经济实力超过美国,现在中国对外贸易占全球11%以上,今后会逐步上升。人民币币值稳定,成为可兑换货币,会提高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中的定价功能。提高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大宗商品的定价功能,也就增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贸易中结算货币功能。

1996年底,中国已承诺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资本项目下,国际收支共有40大类,已实现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的达到37项,主要是境外企业还不能到境内上市。但他谈到,在和许多企业及个人接触中,他们总是反映,外汇管理部门已宣布可以兑换的项目,在实际中不能畅通可行。

戴相龙建议,推动人民币可兑换,一方面要修改法规,另一方面还要监管法规的执行,包括对外汇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银行工作者的监督执行。第三是加强与有关国家中央银行的沟通协作,不断扩大人民币和有关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增加货币交易量。“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外汇储备充足,宏观调控空间较大,我国有条件提高人民币自由的程度,并可保护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他表示。

谈到人民币境外贷款面临的障碍,戴相龙表示,人民币贷款利率远高于美元、欧元、日元。近几年我国物价增涨在2%左右,不良贷款率降到不足2%,有条件逐步降低人民币贷款利率。

他谈到五点建议:一是由中央银行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促进存贷款利率下降。二是提高央行对商业银行支付存款准备金利率,确保商业银行存款保本。三是推进主办银行制度,减少企业储备性存款,降低企业利息支出。四是央行和政策性银行以国家信用发行“一带一路”建设贷,转借主要商业银行使用。五是推进大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降低综合成本。五是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步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kelli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