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标普入华利于中国企业海外融资 但其评级标准仍有缺陷

腾讯财经《灼见》特约作者 海纳百川(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

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亦公告接受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的注册。这标志着标普已获准正式进入中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笔者认为,这是中国金融市场乃至市场经济进一步开放、与全球市场接轨的体现,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融资。

信用评级有什么用?为什么会在金融市场上受到广泛重视?企业债券融资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国自2005年开始发行短期融资债券,2007年发行公司债,2008年发行中期票据,开启了债券市场发展的大幕,而信用评级是债券发行的必要环节,是债券利率(债券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但实际上,信用评级业务在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这10多年只能由中资控股的有资质机构进行,标普获准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意味着信用评级作为金融资本市场的基础之一,已经全面开放。中国的企业在国内的信用评级结果将更方便与海外评级结果比较,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融资。

相比中资控股的评级机构,标普有超过150年的信用评级历史,积累了大量企业、国家和有关机构的多年的信用记录,其信用评级具有更全面的比较效应。其信用评级方法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是最为透明的信用评级方法之一,对中国的信用评级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普在华设立代表机构也已有20多年,对中国金融市场一直有跟踪了解,与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一直进行多种方式的合作。尽管标普的信用评级标准在不断的修改完善,但也存在缺点和缺陷,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信用评级成为批评的对象。

标准的信用评级标准对中国或者发展中国家市场最大的缺陷,就是其建立在成熟市场的周期理论基础之上,未来,标普在中国进行信用评级时,对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政府融资和企业融资的阶段性特点重视不足,需要进行重要的改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unhangjia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