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专家:降准很必要 降息完全没必要

本报见习记者 刘伟杰

12月11日,央行宣布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连续33个交易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再次刷新三年来央行公开市场最长纪录。针对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取向,《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

《证券日报》记者:央行连续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这是否意味货币政策边际趋紧?

徐高:我认为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偏宽松没有变。央行会综合考虑金融市场在诸多因素下所形成的总体流动状况,所以会在某些地方多投入一些流动性,在公开市场会投入少一点,没必要看某一固定的具体操作。此外,从目前短期利率走势来看,利率正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明显反映出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态度。因此,不能从公开操作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判断央行的态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证券日报》记者:针对当前的市场流动性状况和市场预期,您对后续的降息、降准有什么看法?

徐高:我认为降准很有必要,但降息完全没有必要。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比较慢,实体经济融资问题依旧未得到解决,为促进信贷及社会融资的进一步增长,降准是合适的且很有必要。此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以适当下调,但降息完全没有必要,降息并不是解决当下实体经济融资难的最有效手段。当前,实体经济融资所占的货币数量较少,这并不是因为利率太高,而是受一些行政性政策约束,使得实体经济融资的获得性降低。

《证券日报》记者:之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基调偏鸽派的演讲,这是否会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徐高:从目前来看,中美之间经济的脱钩倾向是很明显的,在利率走势上更是表现无遗,这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系。今年以来,美国的利率走势整体向上,而中国整体向下。随着中美脱钩现象的不断加强,中美在各方面的联动性都会减弱,尽管美联储今年大概率会加息四次,明年也会加息,但中国没有必要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而调整。不过,在美联储加息没有增强的背景下,也会为我们的货币政策宽松留出一定的空间。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仍以国内的经济形势为依据,今年年初以来基本上就在往宽松的方向上在调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bestyche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