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灼见 | 首付分期与首付贷都是金融魔鬼

腾讯财经《灼见》特约作者 莫开伟(知名财经评论员)

据媒体披露,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加紧和新政的实施,以燕郊为首的环京地区“炒房热”出现降温,为了吸引购房者,地产商、中介机构违规推出“首付贷”、“首付分期”等购房措施来降低首付;一些中介公司甚至将首付贷的宣传单公然张贴在门口。如此操作,使得一些楼盘出现最低8万元首付买房,即首付8万元,其余贷款由房地产开发商无息垫付,购房者再分期偿还。更为可笑的是还有假社保、假结婚、高评高贷等“旁门左道”等手段来吸引购房者(11月27日《新京报》)。

所谓首付分期,指的是订房时先交一部分钱,剩余的首付,由开发商暂时垫付,而客户则通过分期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偿还贷款,实际上也是借钱来做首付。从这里可看出,这种操作手法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房产中介不甘心楼市销售陷入疲软状态,并逃避监管打击,而变换马甲使首付贷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所以,目前出现的首付分期不过是一款变种的“首付贷”,是“首付贷”改良而来的。显然,无论首付贷,还是首付分期,两者实为一丘之貉。

按照监管部门有关政策规定,两者都应在严禁和打击之列:早在2016年住建部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中介机构提供住房贷款代办服务的,不得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首付贷等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017年11月住建部、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也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首付分期和变相首付垫资,这两条政策都对首付贷和首期分付划定了明确的红线,要求房产开发商和房产中介不得触碰。

尽管如此,目前仍有不少人对首付分期持有不同观点,认为首期分付可解决部分资金暂时有困难的人的购房需求,具有成人之美的功效,而事实上这样的功能只不过是一些替房产开发商和房产中介机构吆喝的舆论机构和不良媒体冠冕堂皇的说词而已,事实上首付分期带给少部分人的这点利好犹如饮鸩止渴,与其催生的弊端和带来的危害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也真的是得不偿失。

很明显,首期分付弊端远远大于利好,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

一则,首期分付面对的大都是没有购房能力的低收入人群,会加剧他们的信用透支,增加了购房者买房杠杆和还款压力。贷款之后会引发逾期、违约、不能偿还贷款等情况,会导致大量首付分期贷款群体的贷款违约,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房价出现波动,容易导致购房者出现断供;一旦违约,会导致高额违约金,有可能造成购房者钱和房子都“鸡飞蛋打”。

二则有可能加大首期分付购房族融资成本,使其原来脆弱的财务收支现状变得更加糟糕不堪。如一些首付分付购房族除了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无息垫款之外,一般最低利率可能在年息8%左右,远超银行房贷利率;而且不少购房族为了凑齐首付款不得不向民间非法借贷,被迫遭受砍头息,加上贷款手续费、还本付息等方式,使年化实际利率有可能超出36%,最高的则达到60%-80%,使借贷者陷入高利贷漩涡难以自拔,也为一些金融诈骗者大开了方便之门。

三是有可能引发各类矛盾或经济案件,加大社会不稳定因素。轻则有首付分期购房族在房价下跌时,会产生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不少楼盘因为房价下降,引发房主上门闹事大都与首付分期不无关系;重则少数购房者误入高利贷借款者,无法及时还款时,就可能随时面临电话骚扰、人身威胁等涉黑暴力催收,严重侵犯个人合法权益的风险,导致社会不稳定增加。

四则在很大程度上诱发房产开发商与银行双方的违法违规操作行为,导致银行房贷失控和楼市进一步泡沫。因为购房族首付分期大都是违法的,而开发商的垫资行为和银行的放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违规的;这还在其次,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开发商通过这种手段回笼资金又进行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扩张,极大地消弭了政府楼市调控功效,使房地产调控陷入更加复杂的困局;而银行由于缺乏对首付分期的真实判断而对这部分人进行按揭借款,极有可能造成房贷断供等危险,一旦房价下跌,更会导致大面积按揭房贷违约,使银行出现大量房贷坏账,影响整个国家的金融稳定。

面对新发生的这种现象,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应采取疏堵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方为治本之策;而如果只堵不疏,不仅会催生首付贷更多的变种和马甲,使监管部门更加防不胜防,并加大不必要的监管成本。

目前,除相关监管部门加大严厉查处、采取过硬的打击措施之外,应辅以预防手段:解铃还须系铃人,银行机构可考虑适当降低购房首付款比例,以减轻购房刚需族的首付资金压力,以免把购房刚需族逼向首付贷市场;同时,政府加大对楼市价格的监控力度,坚决抑制房价非理性上涨而加剧购房者的经济压力和负担;此外,政府应对低收入人群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并增加安置房、廉租房、共有产权房的供给力度,让大部分低收入群体放弃购房而进入政府提供的保障住房领域,才能真正让首付贷、首付分期及一切变换马甲的“首付贷”失去生存的社会土壤。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asongqw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