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车企对战滴滴?

车企与滴滴的战争也许只能算是中场,网约车市场的终局还将取决于无人驾驶的实力。

文 | 《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玄璇

编辑 | 马吉英

头图来源 | 视觉中国

暗潮涌动的网约车市场,迎来了寻求变革的新玩家。

11月12日,上汽集团宣布将推出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进军网约车业务,在11月18日试运行,目前已成立独立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该项目还在内部筹备阶段,和分时租赁平台环球车享同属于上汽移动出行战略的项目,CEO为此前负责保险业务的吴冰。

在上汽之前,已有好几家车企宣布进军网约车。10月,戴姆勒与吉利集团宣布,双方将在华组建合资公司,区别于吉利集团的曹操专车,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8月,长城汽车集团发布出行品牌欧拉出行,将融合“分时租赁+网约车+长短租”。7月,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国有汽车公司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

车企频频出手,既是在车市寒冬时另谋出路,也是面向未来的主动出击。一个月前,Uber计划2019年上市、估值1200亿美元的消息被曝出,这一估值几乎是福特、通用汽车和特斯拉市值的总和。即使这一高估值引来争议,但也代表了资本市场对网约车模式的认可。车企布局网约车,能否也在这一市场分得一块蛋糕?

寒冬谋出路

对车企来说,目前可能是最难熬的时候。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继7月以来第四个销量负增长,今年可能出现年度销量负增长的情况。

车企亟需破局。早在2016年11月,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就列举了影响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14种主要趋势,其中自动化驾驶程度、互联程度和共享机动性这3个趋势将引发颠覆性影响。

和君咨询汽车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滨对《中国企业家》指出,车市寒冬下,中低端产品加速退市,企业应对措施有限。大型车企不会在共享出行这一领域掉队,发展网约车本质上不是转移战场,而是应对未来智慧出行的基础方向。网约车可以整合运营平台、数据平台、金融平台,是一种对传统经销模式的迭代,与平台合作进行分成或许是未来汽车销售的一大模式。

但是车企不会甘心成为平台的代工厂。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曾在接受36氪采访时指出,“不做出行市场,我们造车,眼是瞎的”,如果不自己参与,就可能会沦为代工者。

那么,在滴滴忙于内部整顿之际,是否是车企入局网约车市场的好时机?

GGV管理合伙人李宏玮此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共享出行有网络效应,很难十家公司并存,但大板块的格局永远在变化。车企没有享受到共享出行的红利,反而可能会没人买车,这时他们自己会想去做运营,提供服务。时代给了车企一个从车厂端转到服务端的机会,做APP,也能连接起客户,后续还能推荐其他东西。

滴滴的短暂停歇的确为竞争者让出了一部分市场空间。哈啰出行宣布与嘀嗒出行合作,卯足了劲要抢占出租车市场,并对本刊透露,未来还将上线顺风车、快车和专车业务。

车企入局,也是情理之中。

中场与终局

“未来网约车行业将会以平台主导为核心,车企深度参与,本质上是科技驱动,不是产品驱动。”张海滨是“平台派”的支持者,在他看来,拥有数据的平台将对所连接的司机和乘客有话语权。滴滴和车企,应该共同合作,优势互补,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看法。

滴滴出行和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的洪流联盟应运而生,滴滴开放数据、运营及渠道,联盟成员共同探讨共享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标准制定,开发新一代为共享而设计的汽车,并推动大规模运营。

但目前来看,洪流联盟的联盟关系十分微妙。目前合作进展较多的只是车和家,车和家在今年3月与滴滴组建合资公司,宣布联手制造可满足L2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目前还没有更多消息。

那么,如果要自主运营网约车平台,车企会遇到哪些问题?美团打车的例子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首先是高额投入,司机和乘客的忠诚度不高,补贴成为他们选择平台的重要依据,美团打车曾祭出高额补贴,但因此带来的增长不可持续。于是美团在上市之前宣布暂停扩张打车业务。其次是算法,即使外卖路线规划对网约车业务有所帮助,但两者仍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运力是后来者的必争之地。

再看车企,他们在资金方面将更加宽裕,但未必能舍得下成本。不过目前几家车企都采取了差异化竞争,对标高端市场,避免与滴滴“硬碰硬”。但是在中高端网约车市场,滴滴也已推出独立品牌,双方交战或许在所难免。其次,算法与数据也是个问题,不仅仅是从互联网公司挖人那么简单。而运力是车企的一大优势,只需招募司机即可,不过在北京等限牌城市,即使是新能源车也面临牌照不足的问题。

要想真正在共享出行市场分一瓢羹,车企或许还需要打造生态,上汽集团便是推出分时租赁和网约车两个品牌。抱团也是一种选择。11月7日,戴姆勒、宝马合作的共享汽车业务获批成立,旗下有分时租赁品牌Car2Go和网约车品牌MyTaxi,搅动了欧洲的共享出行市场。

不过,车企与滴滴的战争也许只能算是中场,网约车市场的终局还将取决于无人驾驶的实力。

“网约车只是出行革命的上半场,自动驾驶才是终局。传统车企缺乏收集数据的意识,在自动驾驶的布局上可能会落后,认知上的差距导致他们难以把握住汽车产业变革中的机会。滴滴在自动驾驶、运力调集和大数据算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们想得很明白,需要找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定制车。”车和家投资人、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也有投资人对车企的施展空间表示乐观,一位投资人对本刊表示,在与车企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做车联网、自动驾驶的决心很大,动力比之前加快了许多,“一个是看到变革中的机会,一个也是害怕。如果不改变,车被拿出去共享,买车人也会越来越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greenny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