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民企融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补血作用

腾讯财经2018-10-23 21:52
收藏

[摘要]此次,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丰富了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品类,同时补充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其创造了较好的融资工具便利。

腾讯财经《灼见》特约作者 李虹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协创中心研究员 )

10月22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两条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一条是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另一条是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其中,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为首次出现,是央行的一大政策创新。

所谓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是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那么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出台的原因是什么?究竟会给股市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又会怎样?

一、发行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原因

从2017年5月份以来,商业银行三套利、四不当、三违规检查使中国金融业的顶梁柱商业银行在投资渠道、投资品种上面临着诸多挑战与考验。

而且,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率从2017年5月份以来均低于10%,维持在8%左右。

M2作为衡量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可以看出:当面收紧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资金面,已成必然趋势。

多数金融机构已开始收紧银根,不再盲目放贷。

因此,部分实体企业转向债券市场融资,即:发行债券向市场寻求直接融资。

但是,部分上市公司在过去的融资过程当中,基本上是拆东墙补西墙,向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的理财资金借钱,用于投资一些前景并不十分明朗的项目,或者是风险较高、收益并不明确的项目。

在经济去杠杆的过程当中,民营企业往往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大量金融机构往往会首先抛售民营企业的股票、债券,商业银行也将收缩民企贷款。

一旦这些项目出现问题,民营上市公司又没有新的现金流接济或者支持,民营上市公司的整个投资计划就会面临风险。

另外,各大金融机构从去年到现在也一直在检查违规的资管、理财融资项目,尤为强调的是一些理财的资金违规通过信托、券商、资管的通道为企业融资,处罚率比较高,后续可能是重点监管的领域,去年末出台的55号文件对一些信托通道进行了压制,民营企业融资、投资的瓶颈与问题更加明显。

从2018年初到现在,信托行业下行压力非常大,合规要求和通道费用都在提升,来自于各种理财的资金流向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通道受到更强的限制,民营类企业信贷投放也更为谨慎。

因此,民营企业的资金链断链、项目资金发生周转困难是此次民企债券大面积违约的重要原因。

另外,资管新规出台之后,对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特别是在限制多层嵌套、通道融资等方面的威力逐渐显现。

归根结底,资金面紧张、断链、难以再借新还旧是此次民营企业债务违约、股市大幅波动的最终原因。

二、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为民营企业创设了新的融资工具

我国债券市场历史不长,从1950年至今,只有短短60多年的历史,但是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猛,从2004年到2017年,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从不足5万亿达到41.8万亿元。

我国债券交易、流通业务办理场所的建立发展,为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奠定了实质性基础。目前,我国可供投资机构进行债券交易流通业务办理的场所主要有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凭证式国债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及企业融资业务的重中之重。

此次,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丰富了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品类,同时补充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其创造了较好的融资工具便利。

三、建立民企融资长效机制是关键

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的的困境,但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特别是当前,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以及国家外部形势的变化,股票市场出现了下行的状况,上证指数、深证指数等股票指数波动下滑,不少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率快速上升,大股东面临暴仓风险、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股市弥漫着不安的情绪。为缓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降低质押率,帮助其平稳化解风险,民营企业急需多渠道融资以减轻市场压力。

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民间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成本都比较高,这与民营企业自身经营以及融资需求的特殊性是分不开的。由于民营企业投资规模小,经营稳定性较差因而发生经营困难甚至是破产的几率就比较大,加之民营企业融资具有资本需求量小且次数较多的特点,因而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风险性以及管理难度比较大,风险管理的成本也比较高。因而可以从控制民营企业信贷风险性和降低金融服务管理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民营企业信贷服务成本的降低。

1、利用社会资源分担民营企业信贷风险

结合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现状,金融机构可以加强与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从而实现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的分摊,减小自身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性。首先金融机构可以在向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之前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包括对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的核查、第三方担保公司介入等等。我国为了降低金融机构以及担保机构由于民营信贷造成的风险损失建立了风险补偿基金,即当民营企业发生意外状况无法偿还贷款时政府会对相关机构进行补偿。此外金融机构根据民营企业的基本信息可以发掘出与其有关的社会子团,包括区域基层管理组织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等,金融机构可以由此建立起非政府引导性质的信用体系来实现信贷风险的分担。

2、有效降低民营金融服务的管理成本

很多的金融专家学者通过对企业融资的研究分析发现由于收益递增的存在,加强科学技术在金融机构的利用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使得资本提供方的管理成本有所降低,因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来对民营信贷服务管理成本进行控制。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也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欧美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革,通过应用系统革新整合、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等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进而使得管理成本随之降低。

总之,不仅仅是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我国应当继续加强民营企业融资工具的创新与支持,为民营企业流动性继续造血,补充更多流动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unhangjia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