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唐建伟:当前情况下财政政策操作空间确实更大

[摘要]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非常有限。

腾讯财经《闪电评论》特约作者 唐建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

近日,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博士发表专栏文章,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够积极,甚至是紧缩的”。随后财政系统也有人发表观点,被理解成某种回应。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 理论上由于宏观调控的目标多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各有侧重。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在:“促内需、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等多重目标间找到平衡,光靠财政或者货币政策任何一种政策都无法达成。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紧密配合,协调制定政策和确定推进力度。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总量与结构发生调节作用,但二者的侧重点还是不一样的:财政政策调控的目标侧重点是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及税率的变动来解决经济结构问题,而货币政策调控的侧重点是调节货币供给总量,进而影响资金供求和价格,重点是解决流动性及物价等总量问题。

2、 从政策操作空间而言,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下,积极财政政策的调节空间更大一些。货币政策方面,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的国际大环境下,中美利差的缩小会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所以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非常有限。同时,国内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环境下,也要求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稳健中性,不能大幅放松,否则可能导致前期政策取得的成效前功尽弃。比较而言,积极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要大一些。一是今年政府制定的财政赤字率为2.6%,略低于上一年,如果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出口放缓幅度较大时,作为应对将财政赤字率适度提升到3%还是可行的;二是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及税收收入增速都超过GDP增速和全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财政减税降费仍有一定空间;三是未来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将从原来的全面合作转向全面竞争,而竞争力的关键是两国税率的竞争,中国目前不管是公司税还是个人所得税率,整体都要高于美国,要在这场竞争中最终胜出,必须全面减税。

3、 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为了达成短期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短期政策。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转换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这些还是要靠改革和创新来实现。通过改革来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动能,通过创新来获得新的增长空间,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unhangjia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