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报告:中国、北美占高净值人群财富总量半壁江山

中国人民大学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钱宗鑫

腾讯财经讯 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财经》智库承办的2018中国财富论坛于7月6-8日在青岛举行,今年的主题为“探寻开放与监管新范式”。腾讯财经对本次论坛全程直播。

中国人民大学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钱宗鑫在论坛上发布并介绍了《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报告》。

钱宗鑫介绍,今天报告的主要结论是,从全球看,现在行业按大宗板块划分,北美是居于领先地位的。但是我们看到明显的一个趋势和势头,亚太地区的增长速度领跑了全球,不仅领跑速度很快,最近几年其实不断地跟北美和西欧接近,从行业结构看,新兴市场财富管理行业结构不断地向发达市场和地区趋同。另外,从中国来看,整个财富管理的行业,在过去的五年时间内,它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的,这个在行业内部出现了很多的分化。另外一个就是从财富管理行业的声誉上讲,这个声誉是逐年改善的,也是有分化的。在公众心目中,传统金融机构,像银行、保险相对于现在新兴的私募基金还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都是声誉比较高的。

从人才队伍建设角度讲,我们看到一个比较可喜的成绩,最近五年之内,中国注册理财师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仔细看人才队伍结构,在人才队伍结构上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在高端人才方面比较匮乏。在金融领域除了资金以外,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区域指数上反映,在全国这19个城市,横向比较的话,目前处于前五的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和青岛。如果跟去年做的纵向有比较大的变化,广州市从去年第六名爬到第四位。

从前瞻性的分析上来讲,这是带半预测性质的分析,从这里面看,我们的银行业和信托业的发展速度,尤其从2016年开始有所放缓。证券和基金保险业的基本情况,目前看还可以,从区域角度看,基本看到北上深三个城市在财富管理行业领跑全国的趋势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

中国和北美占高净值人群财富总量的半壁江山。其中,中国占比达到17%,北美占33%。

钱宗鑫指出,目前来看就是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占比的话,中国和美国加起来占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在这几年有比较大发展。目前来讲美国份额比较大。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各地高净值人群财富机构有哪些特点:

基金投资方面,最受亚太地区(38%)和拉美地区(37%)高净值人群的青睐。

北美高净值人群的财富中股票资产则占据了61%的绝对多数,其次是西欧、东欧、中东与非洲,在财富中占比均为52%。

占全类资产在全球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结构中占比都是最低的,其中拉美地区高净值人群的债券资产持有占自身财富比例最高,达到13%,亚太地区高净值人群的债券资产持有占自身财富比例最低,仅为2%。

中东与非洲地区高净值人群的“现金与存款”在自身财富结构中占比最高,达到35%,北美地区这一数据仅为9%。

钱宗鑫表示,从结构来看整体上来讲,整个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的分布,从亚太和北美比较的话,它也在接近,现在说比较大的区别的话,我们经常讲中国和美国比,中国是机构理财为主,中国是散户自己投股市,如果看高净值人群不是这样的。在亚太地区,对股票的投资是30%多,在北美这个比例更大,这里面这个股票有好多是非上市的股权。另外一个明显特征,你会看到财富很明显的,2011年的数据,0.5%的人掌握38%的财富量,2017年0.7%的人掌握了45%的财富量。

以下为文字实录:

钱宗鑫:感谢赵先生的介绍,感谢各位专家和嘉宾的莅临。我今天代表人民大学的团队来向各位专家和同行来介绍一下我们这个《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报告》的基本情况,这个是第二年发布,去年是在十月份的时候,也是在青岛做了第一次的发布,这个指数在今天做展示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同行问过我这个问题,这个指数到底是要干什么的。希望今天能够通过这个20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指数主要是做什么的。

这是我今天展示的基本情况,先跟大家介绍指数的基本结论,大概介绍一下我们编制的方法,另外按照分类介绍一下我们主要指数的基本内容。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报告》大概分成几块,一块是全球指数,主要是大背景,主要向大家展示一下全球范围看,这个行业发展基本情况,包括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以及环境。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指数,在行业层面看,财富管理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的宏观情况。区域的指数主要为了方便进行横向的比较。我们发掘在中国主要的19个城市,它们在财富管理的行业目前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和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这个团队利用统计方法,对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做一个简单的预测。

今天报告的主要结论是,从全球看,现在行业按大宗板块划分,北美是居于领先地位的。但是我们看到明显的一个趋势和势头,亚太地区的增长速度领跑了全球,不仅领跑速度很快,最近几年其实不断地跟北美和西欧接近,从行业结构看,新兴市场财富管理行业结构不断地向发达市场和地区趋同。另外,从中国来看,整个财富管理的行业,在过去的五年时间内,它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的,这个在行业内部出现了很多的分化。另外一个就是从财富管理行业的声誉上讲,这个声誉是逐年改善的,也是有分化的。在公众心目中,传统金融机构,像银行、保险相对于现在新兴的私募基金还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都是声誉比较高的。

从人才队伍建设角度讲,我们看到一个比较可喜的成绩,最近五年之内,中国注册理财师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仔细看人才队伍结构,在人才队伍结构上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在高端人才方面比较匮乏。在金融领域除了资金以外,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区域指数上反映,在全国这19个城市,横向比较的话,目前处于前五的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和青岛。如果跟去年做的纵向有比较大的变化,广州市从去年第六名爬到第四位。

从前瞻性的分析上来讲,这是带半预测性质的分析,从这里面看,我们的银行业和信托业的发展速度,尤其从2016年开始有所放缓。证券和基金保险业的基本情况,目前看还可以,从区域角度看,基本看到北上深三个城市在财富管理行业领跑全国的趋势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

介绍一下编制的方法。

一个是无量纲化处理,二是指标权重的确定。

数量指标无量纲化。在一些综合性指数的编制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衡量财富管理中心发展的指标单位不同,我们将其无量纲化,转换为0-10之间的数值再进行加总。例如财富管理的规模单位是货币金额,而理财师数量单位是人数,通过无量纲化,在加总这两个指标时我们把它们都转化为0-1之间的数值。

指标权重的确定。报告主要权重确定方法有两种。

1. 因子分析法:通过降维,将反应个体特征的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或少数几个综合性指标,从而使该指标兼具科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等特点。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大量指标变量构成的指数体系综合成几个简单的变量,以代表内部主要的推动信息;其缺点在于较为依赖指标变量的数值规律——相关性。

2. 简单平均法:在社会各界和专家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存在争议的情况下,用综合平衡来作为客观考量。

我们看一下全球财富管理分大洲的整体规模,再一个离岸财富管理的规模。主要是反映这个地区进行财富管理的时候,做跨境业务的情况。另外一个就是高净值人群在整个财富管理规模里所占的比例,对财富管理行业来讲,高净值人群是比较受关注的。

另外一个是全球财富管理的发展指数,也是看两个指标,一个是整体规模的增速,另外一个看高净值人群财富的增速。高净值人群的定义是沿用国外机构的定义。

在大环境上讲,看相对比较简单的,比较透明的全球青年指数。

按照我们这样的一个指标体系计算,按2017年的情况,我们排名的第一名是亚太,并不是因为它规模最大,而是发展势头上居于明显优势,如果看增速的指标的话,远远超过北美。虽然北美略占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没有那么明显。这是目前情况。

另外这个图,大家可以看到,整个财富管理行业在全球的发展,上面粗黑的线是财富管理行业的线,下面灰色的线是GDP的增速的线。最近一两年有差距在拉大的趋势。

从行业的概览上看,这张图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亚太地区在2005年在全球管理规模的份额占8%左右,经过十几年时间现在占到20%,欧洲的份额从三分之一到现在的接近五分之一,跟金融危机的打击有关系。这个金融指数比较高,更重要的是一个反弹,因为它之前受到打击比较大。

中国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上升。在前两天的论坛也好,还是社交场合也好,金融中心在全球的排名有所上升,尤其是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城市,现在进入了全球前二十的金融中心,在排名的96个城市里也有青岛。

目前来看就是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占比的话,中国和美国加起来占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在这几年有比较大发展。目前来讲美国份额比较大。

从结构来看,从这个图来看,整体上来讲,整个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的分布,从亚太和北美比较的话,它也在接近,现在说比较大的区别的话,我们经常讲中国和美国比,中国是机构理财为主,中国是散户自己投股市,如果看高净值人群不是这样的。在亚太地区,对股票的投资是30%多,在北美这个比例更大,这里面这个股票有好多是非上市的股权。另外一个明显特征,你会看到财富很明显的,右边这张图的左边是2011年的数据,人数0.5%掌握38%的财富量,2017年人数占0.7%掌握了45%的财富量。

财富管理产品和机构发展情况,新兴市场集中于投资性资产,发达国家和地区则相反。

接下来介绍一下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指数,主要看以下五个层面,一个是总体规模,在一个是它的产品,然后它的机构,另外是机构的声誉,还有人才队伍。

从规模上来看,我们看到从2013年开始,一直到2017年,从财富管理规模看,全国一直逐渐上升,大家看增速,红色线是增长速度,到2016年出现下滑,2017年出现大幅下滑,这个跟监管有很大关系。细分到基金、证券、保险、信托和银行来看,在过去的2013年到2016年期间,整个领跑的增长的主要是基金行业。2016年这个趋势发生变化,2016年大家看紫色线就平了,蓝色线和绿色线,财富管理规模还保持增长势头。

从产品看,左边的蓝柱是产品指数,2016年财富管理产品的数量在上升,增速在下降,2017年由于增速的大幅度下滑,产品总数是减少了。而这个减少主要是细分行业的话,发生在哪两个行业呢?一个是基金业,一个是证券业,基金业和证券业的产品数量在下滑。

接下来是所谓的财富管理机构发展指数,更确切的讲是集中度的指数,主要是看细分到证券、基金、保险、银行这些行业来看,占理财规模前十的机构,它所占的市场份额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从2013年到2017年这个柱子变得越来越矮的话,它的集中度在下降,2016年和2017年做对比,这个集中在去年是反弹了,我觉得部分原因跟监管计划有关系。大机构的适应能力更强。

看右边这个图,2016年集中度下降的趋势要不就是停了,要不就是逆转。

财富管理机构声誉指数,我们用了大数据的爬虫的方法,一方面结合调查问卷,一方面做文本分析。考察七类机构67家公司,解锁的关键词是上面这些,去看公众对这些机构的看法。

大致的结果,大家可以看到,67个公司没有办法全部列尽,总体来讲,像我一开始说的,机构里面,传统银行和保险的评价更高一些。从趋势看,公众对金融机构声誉的评价是上升的,除了2016年在股市动荡有下降的,整体还是反弹。

财富管理人才队伍指数,这个理财师分四档,高端人才比较低,下面绿色的线是国际金融理财师,这个低我个人理解跟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有关系。对从业人员来讲,投资是往前看的,本身金融教育的投资还是有必要的。

接下来是区域财富管理指数,有四个出发点,一个是看这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大环境怎么样,借鉴了国内现有的指数,另外一个地方对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尤其是财富管理的相关政策,我们也利用现有的数据库,我们还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手工的从政府官方网站去读取金融相关政策。我们对财富管理需求进行了度量和控制情况,下面有些细分的指标,我不一一赘述。

从区域总指数来看,前五的城市主要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青岛,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广州由去年的第六名跑到前面了。财富管理认知指数有一个调研,从这个调研看,今年这个指数在广州有明显提升,看广州的财富管理总体规模跟去年相比有明显变化。

这个情况没有太多变化,像长三角城市,包括西部的重庆得分比较高,去年也是这样。

指数得分前五名城市分别为:广州、杭州、宁波、深圳和济南。青岛市得分为9.27分,位列第六名,经济市场化程度高,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环境较好。

指数得分前五名分别为:杭州、上海、青岛、深圳和天津。一线城市、长江经济圈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普遍得分较高,但北京得分优势并不明显。

该指数得分前五名城市分别为:广州、重庆、深圳、青岛和北京,得分均在9.0分以上,其中青岛市得分为9.15,东北和西部城市得分多在7分以下。

前五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沈阳、大连和济南。青岛市虽以8.18分位居第七,但与前五名差距较小。

地区金融规划重视程度以报告中“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和“财富管理”三个关键词词频构建分项指数。

财富管理需求方面指数由财富管理市场需求和居民财富管理认知度两个分项指标构成。

区域财富管理规模指数得分前五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北上深优势明显。

金融理财师规模方面指数得分前五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南京。

财富管理发展不平衡,上海、北京、深圳目前仍然牢牢占据着全国金融机构和政策中心、全国金融市场中心和全国资本市场中心的位置。

地方性金融中心潜力巨大,如青岛和杭州在“财富管理”发文指标和“财富管理”规划指标上最为突出,率先抓住了中国财富管理崛起的机遇。而广州、重庆等在十三五“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指标上遥遥领先。

各城市在分项指标上的侧重不同,如我国东南沿海及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一线城市财富管理需求和规模较大,金融理财专业服务人员集中,二线城市财富管理政策规划突出。

2017年指数值仅为106.14%,比前几年数值有大幅回落,但我国财富管理发展前瞻指数每年均超过100%,说明我国财富管理仍有潜力,有挖掘空间。

各区域财富管理前瞻指数值由大到小,前六位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青岛。

产品指数前瞻展望,中国财富管理产品指数将持续增长,但其增长率,则于2016年见顶,2017年较大幅度下降,而2018年、2019年则可能有所恢复,但增幅仅为个位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hong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