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三论房产税为什么短期内不可能出台:侠客岛夹带私货暗示房产税开征其心可诛

房产税开征呼声又起!

发出明显“暗示”信号的,是微信公众号“侠客岛”6月20日的文章《本轮个税改革,几个重大看点》。本是一篇对个税起征点提高的深度解读,但讲完个税、非要暗搓搓的“画蛇添足”。

最后两段是这么写的:

房产税与个税在调整税制结构方面的作用是相通的,都是直接税,都是居民税,为了提高直接税和居民税占比,当个税下降时,是否意味着要有另一个相对应的税种填补进来?

仔细再考虑一下,这两个税种还是相互关联的,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是在个人所得税,如果放任这项内容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投资高潮,因此,也需要另一项改革来“降温”。

说白了,就是暗示个税下降所导致的税收减少,将会由“房产税”填补进来。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房产税即将开征。

考虑到“侠客岛”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运营的账号,某种程度上会有一定的政策指向性;于是有一些“神秘莫测的高深人士”,开始在坊间煞有介事的传播,房产税要即将开征。

如果非要说“侠客岛”周三主文的末两段是捕风捉影、孤证难立的话,那么央视6月17日的报道可佐证之: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全面运行阶段 —— 目前全国335个地市、2853个县区共设立3001个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3.8万个窗口,8万多一线登记工作人员平均每天为30多万企业和群众提供不动产登记服务。

如果再考虑到当下一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出现困难,以及中央对房地产长期的抑制政策必将影响到地方税收。所以开征房产税、以替代土地财政,也看起来是水到渠成之举。

似乎影影绰绰的,各条线索都指向房产税即将开征这个终点。

事实上,房产税开征的传闻每隔3个月左右都会迸发一次。

笔者在2017年12月写过《不要一提房地产长效机制就意淫房产税》、2018年3月写过《即使征收房产税确凿无疑 离正式出台也遥遥无期》,均是对当时开征房产税传闻做了第一时间的剖析和辟谣。事后都证明,开征房产税都是子虚乌有。

所以先下结论,这次传闻和之前两次一样:看起来言之凿凿,但却经不起推敲。

首先,虽然“侠客岛”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运营的账号,某种程度上会有一定的政策指向性。但是这篇文章并不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原创,而是约稿;作者范子英,是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这种约稿,即使通过“侠客岛”这种的渠道发出来,也无法代表官方声音,而且文章本就不是讲房产税的;所以,最后两段的暗示,充其量不过是在解读个税改革时所夹带的私活罢了。

至于“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全面运行阶段”,实际意义有限。如果看潘石屹接受采访的视频就可知,全国联网实际上在3年前就已经做好,只是没有公布而已。而且这个系统并不能自由查询,所以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实际用处。

用房产税替代土地出让金,并使之成为地方政府新税源 —— 这个趋势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是新说法,所以籍此来说明房产税当下即将出台,并没有说服力。

笔者对房产税的基本态度已经在前两篇说明,即长远来看恐怕避免不了,但短期 —— 5年内,恐怕难以实质性出台。

且不说开征房产税的法理依据和实际可行性,即使真的出台、也要讲究时机 —— 但当下的经济状况,是不支持房产税出台的。

房产税虽然从长期来看并不能抑制房价,但在短期内必然会起到打压房价作用。所以祭出这个政策,理应在房价举火烧天之时:房价在高位且大涨,征收房产税才最有效率。如果在一、二线房价已经遭到强抑制,且持续下跌之时出台,就是事倍功半的不明智之举。

此外,从当下经济状况来看。最新数据表明“三驾马车”都有熄火的迹象,而且外贸还可能会成为拖累经济增速的关键因素。在外需变得不那么可靠之时,转向内需是政策必然之举。

但根据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创下新低 —— 分析认为消费下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百姓手里余钱都被楼市吸走了。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释放内需,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减税。

这才有个税改革,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及房贷抵扣在内的专项附加扣除。减税就是为了刺激内需,这是非常明显的政策信号。

如果这个时候再增税,把本来减掉的税款重新加回来,政策逻辑就变得非常混乱,加税能够刺激内需吗?而且房产税的出台,对当下的宏观经济绝对是个重大打击。

“侠客岛”文章《本轮个税改革,几个重大看点》中最后两段,大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个税减少的款项,需要其他的税款去对冲。但是,这个对冲是存在时空因素的:并不是说今天减少的税款,明天就要通过加税找回来。而是通过减税来休养生息,把税基做大之后,从而最终达到对冲。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章作者范子英,身为教授脑子却不清醒,授课经管学院,却连基本的经济学常识都不具备,真是可悲。

【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yuedo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