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关于云计算的几点思考和认知

思考1:中国和美国云计算的差异。差异1:云计算规模的差异。根据Gartner数据,2017年全球IT支出规模为3.46万亿美元,全球公有云支出规模0.26万亿美元。2017年中国IT支出规模为2.34万亿元,中国公有云计算支出规模为0.02万亿元。可见,中国IT支出占到全球总规模11%,而云计算规模仅为全球云计算规模的1.3%。差异2:云计算构成差异。根据CCID数据,2016年中国和全球云计算市场在IaaS、PaaS和SaaS三个细分领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中国,IaaS:PaaS:SaaS=44%:6%:50%;全球,IaaS:PaaS:SaaS=31%:11%:58%。差异3:对云计算认知的差异。过去在中国,云计算更多是与IDC和私有云联系在一起;而在美国,云计算已经普及,IT服务已经全面向云计算服务转移。差异4:云底层核心技术差异。美国云计算厂商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云基础架构技术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国内公有云IaaS厂商正加快追赶。差异5:云产业链差异。美国具备完整云计算产业链。例如VMware、微软、红帽等虚拟化厂家,与相关服务器、网卡、存储等公司合作密切,产品上,体现的是完善的驱动支持。

思考2:中国云计算快速发展,从慢到快。过去,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较慢的原因包括:(1)企业客户在云化时担心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控性;(2)云计算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对应用的支撑能力较弱;(3)云计算产业链不够完善,传统行业客户不具备向云迁移的能力。现在,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加速发展,我们认为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企业互联网化成为企业云化的助推器。对于中国企业用户,公有云跨云迁移,以及如何保证企业级服务高可靠、高可用,如何确保云计算技术支撑未来新技术(IoT/AI)的业务升级能力,决定了企业级用户对公有云的接受速度。(2)云服务厂商支撑性能的完善。(3)企业上云的目的,已不是为了云化而云化,而是看到云化之后的数据驱动。

认知1:云计算的市场规模。我们认为,云计算市场规模不只是相关软硬件云化之后云服务本身的市场规模,其更大的市场来自于云化之后,企业对大数据服务的需求。即企业云化之后,将逐步从IT驱动转型DT驱动。而完成这一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是,云计算在企业级市场的快速渗透。我们一个比较粗糙的判断为:从软件产品到云计算产品到大数据产品,每个对应的市场规模大概相差一个数量级,即云计算市场规模比软件产品市场规模多一个数量级,云化之后的大数据服务市场规模比云服务本身的规模大一个数量级。

认知2:软件公司云化逻辑。我们认为,软件公司云化逻辑和路径为:从工具型软件公司,到云计算平台型公司,再到云计算生态型公司。三者提供的产品服务不同,面对的市场空间也不同,相互之间的市场规模或将存在一个数量级的差距。而从工具型软件公司向云计算平台型公司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从单一应用软件产品到多个应用软件产品(有的公司是先前经历了从平台型软件产品到应用型软件产品),然后基于已有高市占率和高用户获取量,向SaaS转型,通过拓展多SaaS云产品来搭建PaaS平台。

基于以上逻辑,我们推荐正在逐步向云计算转型的工具型软件公司,包括:用友网络、石基信息、广联达、恒生电子、泛微网络、长亮科技。

风险提示。云计算产业发展进程低于预期的风险;企业对云采购意愿低于预期的风险;软件企业云服务转型进程低于预期的风险。

(中泰证券)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