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房抵贷”受控难阻居民“加杠杆”

腾讯财经特约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王一峰

近日,有媒体陆续报道了个人住房抵押消费贷款(以下简称“房抵贷”)受到更加严格的管理,总部在苏浙地区的部分中小银行暂停了上海地区的“房抵贷”业务。在当前金融强监管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房抵贷”与个人金融的发展呢?

一、“房抵贷”并非按揭贷款,约束发展提升合规性

媒体所报道的“房抵贷”产品,主要是指以个人住房为抵押的消费性贷款,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不同在于:“房抵贷”业务下,可以是以个人核心房产为抵押的综合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和网络信用贷款等,这些贷款定价高于住房按揭,比如当前按揭利率在5.5%左右,而“房抵贷”类的其他消费贷款的定价普遍在6.5%以上;除了利率上的区别外,“房抵贷”产品贷款期限不超过十年,个人贷款金额不超过100万,风险资本占用也较按揭贷款更高。“房抵贷”产品由于定价水平高,有住房作为第二还款源抵押而风险较小,在近年来银行业向零售银行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是很多机构着力推广的产品。甚至有少部分银行突破了“房抵贷”的原有产品特性,在融资期限、金额、用途等方面均有所放松,不排除其中一部分资金变相流入股市、楼市等违反信贷政策的领域。这一方面造成了居民消费信贷的非真实性繁荣,另一方面带来了金融体系稳定性的下降。尤其是当信贷资金用于购房充当“首付贷”时,将大幅度提升个人购房的杠杆率水平,提升贷款价值比(LTV),刺激房地产泡沫膨胀;当房地产资产价格出现回调,安全缓冲则明显不足,金融体系风险将加剧。基于这一情况,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交易背景真实性进行更加规范的审核,尤其是对单笔贷款30万元以上的受托支付部分,并对部分存在问题的银行开出了相应罚单。政策的约束促进了该类产品合规性的提升,也造成“房抵贷”产品爆发性增长势头受阻。

二、居民信贷仍非常安全,个人信贷多样化发展趋势不改

从央行公布的一季度贷款投向看,截止3月末,居民消费性贷款余额为32.9万亿,同比增速为23.4%,远快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2.8%的增速水平;在增量上面,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9万亿,而住户贷款增加1.8万亿,占比达到37%,这一比重较三年前提升了13个百分点。在资产质量方面,我国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在0.7%~0.8%之间,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更是低至0.3%,这一数字远低于银行业整体1.85%的不良率水平,可见个人信贷的资产质量相当优异。商业银行正是因为个贷业务“低风险、高回报、低资本占用”的特点,近年来向居民零售领域积极转型,这既是适应历史趋势发展的结果,也是出于自身经济性考虑的结果。纵使在“房抵贷”业务受到规范的情况下,目前我们仍然看到以信用卡贷款为代表的其他消费类信贷产品火爆增长,个人信贷呈现多样化繁荣发展态势。

三、居民端杠杆率仍可能保持较快提升速度

商业银行积极向零售银行转型,叠加居民消费金融需求旺盛,共同促进了居民杠杆率的较快提升。截至2017年末,测算显示我国居民端杠杆率升至49.4%,较2016年上升了约4.6%个百分点,升幅与2016年基本相当,居民端“加杠杆”主要是按揭主导的消费性贷款快速增长。与国际对比看,我国居民端杠杆率水平总体健康,但升幅偏快,居民端杠杆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据我们测算,若维持现有趋势,居民杠杆率预计在2023年达到70%左右的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

针对居民“加杠杆”的这一趋势,需要有客观的认识:住房金融的发展对于提早满足居民住房需求、改善居住环境、稳定经济增长、转移企业杠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综合消费金融发展也利于优化经济增长结构,为居民消费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但也应该关注到杠杆率过快上行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是在生产效率未出现显著改善的情况下,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如果一味驱动居民加杠杆,将导致居民借贷与可支配收入比例的恶化,而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可能使部分居民陷入债务陷阱;二是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信贷发育仍然不足,居民综合消费信贷定价水平相比较企业端定价显著偏高,进而导致了非持牌金融机构的种种乱象,需要以正规金融的发展来缓解定价偏高的问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uchengmo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