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一线 | 国企竞争力来自垄断?肖亚庆说要“微笑回答这个问题”

腾讯《一线》2018-04-11 09:57
0评论 收藏

腾讯《一线》作者 熊少翀 江晓川 郭亦非

“中国的国有企业过于强大了,占据了中国40%的工业资产,这个份额应该缩小。”2018年4月11日,欧洲智囊团(Notre Europe)荣誉主席、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Pascal Lamy),在博鳌亚洲论坛一场关于国企改革的辩论中不避讳地说出了自己的质疑。

中国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并不认同。他说,去年中国央企销售收入是26.4万亿,在整个中国经济比重中低于其他的企业,央企在海外的经营收入只有4.7万亿,占整个比例不到15%。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也不认同拉米的观点。他说,国资委刚成立的时候,中国有196家央企,今天只有97家,而资产规模从原先的10万亿增加到50万亿。朱民认为,央企少了,同时,央企也强了。

但这场争论真正的焦点在于,央企为何可以变强?

拉米说,“WTO对一些法规都是完全中立的,不管你是私营企业,或者是国有企业,其实对我们来讲没有区别。我觉得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到底是不是受到了补贴,这是一个大的问题。中国的这些贸易伙伴,他们会认为国有企业受到了一些优惠的政策,而且这样一些成本都是非常低廉的成本,得到了支持。”

此次辩论的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伟鸿也向肖亚庆提问,中国央企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来自于哪里?是来自于国家的行政力量,垄断的市场资源,还是来自于央企所独有的优惠政策?

“我只能微笑着来回答你这个问题。”面对这一并不新鲜的提问,肖亚庆缓缓接过话头,“我昨天和德勤的全球主席也谈起这个问题,他从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了很多央企的审计,实际上每家国有企业交的税、整个负担绝对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从其他方面,比如社会责任和原来历史的问题,确实有很多这方面的责任。”

肖亚庆说,央企要发展核心竞争能力,关键还要看企业的发展当中是不是按照市场的规则,在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参与竞争。

中国的央企还将进一步对外开放。肖亚庆说,当前97家中央企业,绝大部分都和外资企业有着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今后我们合资合作的路、开放的路、走市场化的路还要继续完善,进一步走下去。”

【一线】为腾讯新闻旗下产品,第一时间为你提供独家、一手资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greenny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