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安盛人寿总裁离职半年 难找替补

[摘要]工银安盛人寿的股东矛盾、内部管理问题在近期确定总裁继任人选的事情上暴露出来。

路英

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安盛人寿”)的股东矛盾、内部管理问题在近期确定总裁继任人选的事情上暴露出来。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工银安盛人寿第一任银行系董事长退休,新任董事长是来自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的总经理马健。

与董事长人选的顺畅更替相比,其总裁人选的确定则颇费周折。工银安盛人寿原总裁张文伟已于2017年9月底离开了任职4年的工银安盛人寿,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公司向保监会报批的临时负责人已过期失效,合适的总裁人选仍未确定。

对此,工银安盛人寿相关部门回应记者称,董事长接任人选还未正式任命,入职时间未定;总裁人选最终要由董事会决定,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提名。

合资牌照下的纠葛

别样的缘由,同样的痛楚。

6年前,法国安盛集团(AXA)与工商银行签订协议,让渡上海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前身,以下简称“金盛人寿”)控股权以获得该公司更大的发展空间。双方约定,中方控股后更名“工银安盛人寿”,外方持股27.5%,仍保留合资公司牌照。

2017年9月28日,工银安盛人寿原总裁张文伟离职,其也是公司转身工银安盛人寿后更换的第一位总裁,客观原因是出生于1957年的他年满60岁到退休年龄,而从内部发生的一些事情来看,4年合同到期未续或许更能说明存在的问题。

“工银安盛人寿百分之九十几的保费来自工行银保渠道,负责此渠道的领导来自工行,是公司的副总裁;公司董事长也来自工行,在这样的保险公司总裁的职责很有限。”一位接近工银安盛人寿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位工银安盛人寿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有时总裁所讲内容与来自工行领导意见不一致也很难传导至下面各层级。“新的总裁如果不是来自工行,以后还会是这种情况。”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但这个问题显然没那么容易解决。张文伟离职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工银安盛人寿向保监会报备的临时负责人3个月有效期已过,总裁人选仍未确定。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外方股东推荐的新任总裁人选,中方并不满意,而中方股东认为工行派驻总裁未尝不可,但限于双方之前的约定,也因外方股东要保留对工银安盛人寿一定的控制权,至今双方仍未达成共识。

工行与AXA的抉择

或许6年前安盛集团以股权换发展空间时并没有预想到今天或将再失一城的结果,此次以总裁人选任命为标志的最后一点控制权对安盛集团来说可谓左右为难。

如果坚持任命总裁,即使通过,总裁权限有限、对公司干预度不高的局面或仍将出现。但如果此城亦失,将标志着握有牌照和原先协议的安盛集团成为实际上的财务投资者。

从业务规模来看,2012年转身工银安盛人寿之初,该公司保费收入48亿元,总资产110亿元,内含价值30亿元。截至2016年,该公司保费收入342亿元,总资产规模1050亿元,内含价值128亿元。工行渠道的贡献在公司保费收入中占九成以上。

工银安盛人寿的前身是1999年5月在上海成立的金盛人寿,其也是中国保监会成立后批准的首家寿险公司,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家中法合资的寿险公司,金盛人寿一直是我国唯一一家外资持股超过50%的寿险公司。原股东安盛集团与中国五矿集团分别持有51%与49%的股权。

在转身工银安盛人寿之前,成立多年的金盛人寿仅在2007年实现了盈利,其余年份皆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金盛人寿2011年年报显示,其历年累计综合亏损额已经高达8.87亿元。其中,2009~2011年三年就亏掉了3.95亿元,占历年亏损额的44.5%。

2012年7月6日,金盛人寿被工银安盛人寿取代,工商银行以12亿元的价格获得了公司60%的股权,而安盛集团与五矿集团则分别持有27.5%与12.5%的股权。

“我们曾做过考虑,是要51%的股权还是追求更大的空间,最终我们还是决定追求更大的空间。”安盛集团时任董事长亨利·德·卡斯特当时对媒体的表态也体现了其在股权交易过程中的取舍,在卡斯特看来,放弃了绝对控股权而与工商银行合作更加有利于这家公司的长远发展。

而转身工银安盛人寿之后的表现,也一度令卡斯特肯定自己的决策:“新的合资公司在第一个月的业绩增长非常迅速。”工银安盛人寿的发展速度不仅体现在业绩的变化上,还表现在网点的迅速增加。短短的5个月内,在北京、上海、山东、河北等地的分公司相继成立。当时,挂牌之后的工银安盛人寿更提出了“三年内冲到寿险市场前七”的目标。

经历了最初收获的喜悦,当时的协议与约定现在明显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

在股权转让后不久,掌舵近8年的总裁马哲明离职。同期传出全程参与中英人寿筹建的中英人寿总经理张文伟将继任的消息。当时有媒体评论,在外资保险总教头中,张文伟算是适应大陆水土的极少数成功者之一。张文伟的业绩业内有目共睹,其1992年进入保险行业,加入瑞士瑞泰人寿台湾分公司任财务长,历任各职;1999年加入瑞士苏黎世人寿台湾分公司任总经理,两年间使公司转亏为盈;2001年转战中国大陆,参与筹建中英人寿至2013年已经连续4年盈利。然而在工银安盛人寿这样一家特别的银行系险企,用一位知情人士的话说,其话语权有限。

“我们首席精算师不懂中文,有时对产品提出质疑,但产品最终还是会经过合规部的审核面世。”一位该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对此,工银安盛人寿相关部门回应,公司的产品是要经过产品委员会集体决策的,精算、产品、销售部门所站角度不同,各有不同职责,国内外的标准也不一样,在决策中有碰撞很正常,工银安盛人寿的产品都有很严格的开发流程,确保合法合规。

工银安盛转型

记者向工银安盛人寿内部证实,总裁职务目前由公司现执行董事长孙持平暂代。相比于总裁人选的僵持不下,董事长人选的更换则顺利得多。记者了解到,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的总经理马健将于2018年4月上任。

“董事长思路很清晰,在做保险公司上也很投入,这几年公司发展很快。”一位与孙持平有过直接接触的工银安盛人寿员工向记者表示。

就“银行与保险的关系话题”,孙持平2017年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不知不觉过了5年,我这辈子基本上都在银行,最后这段(时间)跑到保险公司了,应该说这段经历很有意义。银行与保险有其共通之处,各自的个性也同样明显。在整个银行发展过程、业务体系中,保险跟银行的关联度更高、契合性更强,双方能够整合并形成战略协同效应,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应该说我们找到感觉了。有之前银行从业经历的好处,就是跟保险公司员工讲什么是银行,我们怎么做银行的业务。然后跟银行的员工讲什么是保险,银行怎么把握保险准入。利用保险公司的特点、优势来帮助银行更好地完善其服务,同时保险公司也能更好地利用股东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

背靠“宇宙大行”,工银安盛人寿的银保渠道优势不言而喻,但随着保险行业对类理财产品的监管收严,孙持平也早在思考转型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工商银行网点虽多,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探讨如何将银行与保险的销售结合起来。工商银行主要在网点对客户需求进行服务,客户有其他需求,我们的代理人、客户经理可以走出去,这就解决了银行客户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网点、线上与我们的销售人员走出去相结合,能够跟工行形成一个完整的补充,这就是我们要打造的新模式。”

记者近日了解到,工银安盛人寿在此方面的方案正在执行中。但工银安盛人寿股东双方的角力最终结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divohuo]

热门搜索: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