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年终奖该怎么花?各种理财总有一款适合你

转自微信公众号 证券日报之声(ID:securitiesdaily)

编者按

狗年春节的脚步已越来越近,对上班族来说,除了如约而至的假期外,更让人高兴的还有刚刚到手的年终奖,少则几千元多则数十万元。长假期间,怎能让这些钱趴在活期存款的账户上呢?本期,我们走访多家银行营业部,探秘各种理财产品销售现状,第一时间发出一列“年终奖理财”快车。不管你手里的钱是多是少,总有一款适合你!

>>>>

保险理财(无投资门槛)

1月最高结算利率可达7.5% 短期万能险成“香饽饽”

本报记者 苏向杲

1月份以来,不少有理财需求的消费者将会有一笔年终奖,如何有效理财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一阶段恰好也是保险公司开门红阶段(历年1月份或一季度),那么有理财型保险需求的消费者该如何配置年终奖?

一家寿险公司银保基层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监管回归保障,与银行理财等其他理财产品相比,保险产品的整体流动性降低,保障性增强,与往年相比,消费者在银行、网销等渠道见到短期理财型将减少。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前需要想清楚,是更偏向赚取收益,还是更偏向获得保障。如果有防风险的需求,则可以配置重疾保险、定期寿险等保障型更强的产品;如果是理财需求,则可配置万能险、投连险等产品。”该负责人表示。

仍有短期险在售

7款万能险利率达7.5%

从理财型保险来看,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仍有保险公司在销售2年期、3年期的保险产品,投资者可以根据需求去保险公司、各大银行网点咨询。此外,一些保险公司也瞅准春节前夕,消费者由于年终奖等闲散资金较多的缘故,猛推有理财属性的万能险。

事实上,保监会此前下发的《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到,保险公司所销售的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在1年以上(含1年)3年以下(不含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年度保费收入,2016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90%以内,2017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70%以内,2018年及以后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

也就是说,虽然监管逐年收紧理财属性较强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但并非杜绝销售,各寿险公司仍有一定的销售额度。此外,本报记者也获悉,今年1月份银保新单规模保费增速高的险企基本仍然是以中短存续期产品为主;出现负增长的险企,尤其是负增长严重的险企,基本全面转型期交。

从收益率来看,近期,《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了8家险企的246款万能险结算利率发现,其中有7款为7.5%;有2款为7%;有11款介于6%(含)与7%之间:有69款在5%-6%之间。这也反映出,部分险企1月份推出的万能险产品收益率依然有吸引力。

引人注意的是,对比来看,上市险企的结算利率依旧保持“稳健”的风格,中小险企结算利率则较高。例如,1月份四大险企的78款万能险的平均结算利率为4.9%,而另外四家险企的168款万能险的平均结算利率则达到了4.9%。

“快返产品”消失

买保险需关注返还期限

对有年终奖理财需求的消费者来说,除了仍有理财型保险在售之外,消费者今年购买保险面临最大的一个变化可能是产品返还期拉长。

每年1月份的开门红中,快返年金与高收益的万能险组合,是给保险公司带来大量现金流的主流产品。一方面能快速做大险企保费规模,另一方面从渠道角度来看是代理人完成业绩、银行完成中间收入目标的重要贡献点。近年频繁爆出“亿元保单”都是此类产品的“战果”。

东北证券研报表示,在当前的人身保险市场中,年金产品附加万能账户是寿险市场产品销售的主流之一。一方面,投保人通过主险的年金产品享受保险保障;另一方面,每年定期获得生存金(通常为基本保额的一定比例)自动进入附加的万能账户,通过日复利、月结息(市场主流的万能类产品历史结算利率在4.5%左右,部分中小险企的万能结算利率高达6%甚至更高)的方式提升投资回报,吸引客户的目光。

因此,对于这类保单,期末保单现金价值包括两部分:主险年金的现金价值和附加万能账户的保单账户价值,也即为该保险计划的强势卖点:“快速高额返还+复利型二次成长”。

但根据新规,两全、年金,首次生存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这是继[2016]76号文后进一步对快速返还产品的限制。

年终奖买保险

谨防两大风险

每逢岁末年初,在消费者获得年终奖的这一时期,也是保险公司的“开门红”时期。保监会近期表示,开门红期间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保险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在选购“开门红”保险产品时,要谨防以下两大风险。

一是谨防“炒停”营销。保监会表示,为冲业绩,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利用活动炒作概念,以“即将停售”、“限时限量”、“产品打折”等概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利用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情况下的盲从心理,诱导其冲动购买“开门红”产品。

保监会在《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中规定:保险公司决定在部分区域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不得以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进行宣传和销售误导。保监会表示,请消费者理性消费,不盲从、不跟风,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购买保险,实现有效保障。

二是谨防夸大宣传。保监会提到,为获公司高额奖励,有的销售人员利用活动期间的产品销售政策夸大宣传,违背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比如:在介绍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时,存在以历史较高收益率进行披露、承诺保证收益等夸大宣传或不实宣传的行为,进而误导消费者投保。

保监会还提醒消费者,对于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消费者应了解以下内容:分红保险未来红利分配水平是不确定的;投资连结保险未来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亏损;万能保险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可能要收取初始费用、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手续费、退保费等费用,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

>>>>

银行理财(投资门槛5万元)

银行理财销售火爆 起息日延至节后难遏投资者热情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临近春节,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十分火爆。记者走访多家位于北京的银行网点时发现,多家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已经售罄,目前仅剩期限在半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在售。即便是现在购买理财产品的起息日已经延至春节后,投资者对目前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的购买热情依然高涨。

一位建设银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春节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销已经司空见惯。一来是因为临近春节时,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往往较高;二来是因为众多投资者拿到年终奖后,也有了足够的资金来购买理财产品。

近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多家银行网点,调查银行理财的销售情况。调查发现,临近春节,各银行新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比较高,期限在半年及以上的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都能够达到5%。

在记者表明购买理财产品的意向后,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首先还是问及记者想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金额和投资期限,按照比较确定的投资金额和投资期限,再按照保本与非保本等具体分类逐一向记者介绍,寻找与记者的个人偏好最切合的银行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走访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时发现,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售罄,目前只剩投资期限在半年以上的理财产品。而理财经理向记者极力推荐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几乎都在两年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按2011年银监局给出的规定,银行理财产品有5万元的投资门槛。

“给您推荐长期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目前产品的收益率比较可观,节后再推出新产品的收益率不再会有这么高;二是因为在实际购买银行理财与起息日之间有着一段时间的间隔,所以多次购买短期理财远不如一次性购买长期银行理财合算。”交通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

民生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对记者解释称,由于国有银行的客户群体庞大,它们对于理财产品的“消化”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它们的理财产品往往会卖得比较快,但它们产品的收益率也会低一些。“据我了解,目前银行理财收益率最高的应该是苏州银行,它们的银行规模相对较小,所以会在产品设计上考虑比较高的收益率以吸引新的客户。”

对此,记者向几位在银行工作的业内人士进行了咨询。他们也表示,一般来说,小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会比较高,但是也会面临着比计较高的风险,往往会出现最终产品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收益率的现象;而对于规模巨大的国有银行来说,它们的理财产品在到期后,实际收益率达到预期收益率几乎已经是基本保证。

>>>>

基金定投(投门槛10元)

理财经理一致推荐基金定投 不惧市场波动自行平滑风险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记者在上周的走访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理财经理对基金定投的推荐。在记者提到有购买基金的意向时,几乎所有的理财经理都一致的向记者推荐用“基金定投”的方式购买基金。

即便是对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说,理财经理仍认为是不错的入场时机。建设银行一位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基金净值的回调使得目前购买基金更加便宜了,即便是基金净值再度下跌,我们选择加仓便也能够再度平滑购买基金的费用。A股市场近期的这轮调整,对于长期定投基金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儿。”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在银行进行基金定投所需要的申购、赎回费用往往比第三方平台要高很多,据记者了解,目前部分银行会在某一时间段内对所托管基金的申购费率进行五折优惠,但多家第三方平台长期以来会对绝大多数的基金申购、赎回费率进行一折优惠。

对此,浙商银行一位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第三方平台的基金购买费率确实比较低,但是在银行购买基金,理财经理会帮助投资者更好的管理资金,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做有效的调整”。而对于基金定投,该理财经理也坦然,对于了解基金市场和一直关注基金市场的投资者来说,第三方平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基金定投上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小。

在上周的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的理财经理都对记者表示,如果选择定投的方式购买基金,其实是不必过多考虑入场时机的,只要把做基金定投的时间间隔设置合理,市场的波动其实会自行帮助投资者平滑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把投资期限放长才能获得比较平稳、比较可观的收益。

而对于进行基金定投的时间,记者也以投资者身份向众多理财经理进行了咨询,综合十几家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结果,向记者推荐“每两周一次”进行基金定投的最多,其它理财经理也多向记者推荐了“每周一次”、“每月一次”作为基金定投的频率。

>>>>

投资基金(无投资门槛)

理财经理荐基谨言慎行 称价值型投资基金更靠谱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与今年年初理财经理大胆荐基的现象截然相反,近日记者在以投资者身份走访各家银行时发现,理财经理在推荐基金上都十分谨慎,纷纷表示在目前行情下仍需等待机会。

中国银行一位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近期A股市场的大跌很大程度上是受美股大跌的影响,投资者的情绪也比较低落。业内分析人士的口径也比较统一,A股市场的基本面是没有问题的,从长期来看此轮A股的大跌是给了我们以低价格买入的机会。”

在记者问及现在是否是合适的入场时机时,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明确表示,短期来看市场形势仍不明朗,目前可以做适量的补仓,但大盘仍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在与多位理财经理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在长期内他们依然看好那些做价值投资的偏股基金,而对于那些追随市场风格轮动的偏股基金则表示不予看好也不予推荐。在基金选择上,民生一位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大消费行业的整体估值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消费类的主题基金在后市有一定的赚钱能力,但也有着很高的风险。更推荐那些在选股上比较分散,各行业的优质股票均有所配置的偏股基金。”

招商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更是直接向记者推荐了货币基金,她对记者表示,在此时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基金投资,货币基金几乎是最好的选择。“我本人也有购买比较多的货币基金,常年与理财产品打交道,也发现一些投资者有些过分的追求较高收益。其实购买理财产品的最终目的是理财,一味地去追求高收益反而会得不偿失。”她说。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各大银行的理财经理几乎都向记者推荐了货币基金,除了购买货币型基金的风险比较低外,理财经理还纷纷给出了他们的理由:流动性好、安全性高,投资者可以随时可根据需要而赎回基金;投资成本低,货币市场基金不收取申购、赎回费用,其管理费用也较低;买入时机恰当,临近春节长假,在春节前买入的货币基金,可以在假期享受正常的收益。

腾讯财经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bigson(微信)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clementsun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