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保费同比增速现六年来首次下滑
[摘要]从保费角度看,互联网保险保费1835.29亿元,同比下降21.83%。
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互联网保险签单件数124.91亿件,增长102.60%,其中退货运费险68.19亿件,增长51.91%;保证保险16.61亿件,增长107.45%;意外险15.92亿件,增长539.26%;责任保险10.32亿件,增长438.25%。
从保费数据来看,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巡视员、副主任王蔚表示, 2017年,互联网保险创新型业务是在快速发展,但从保费角度看,互联网保险保费1835.29亿元,同比下降21.83%。
对于下降的原因,王蔚表示,与保险业业务结构调整有关,一是投资型业务大幅收缩,二是车险商车改促使线上销售渠道进一步受到影响,也就说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车险和投资型业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保障功能较强的普通寿险得到迅猛发展,2017年互联网渠道普通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54.82亿元,同比增长达99.28%。”
事实上,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2017年是自2011年以来,互联网保险保费同比增速的首次同比下滑。资料显示,2011年互联网保险保费同比增速为115%,2012年为123%,2013年为124%,2014年为195%,2015年为160%,2016年为5%,2017年为-21.83%。
对于互联网保险未来的发展,中保协此前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状况报告》(下称“报告”)认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下降,说明传统寿险业前期借助互联网渠道快速、低成本地接触海量客户,推动寿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线下”到“线上”转移的发展方式已进入瓶颈期。寿险产品的无形化、购买需求的潜在性、售后服务的长期性及其他一些特点,都决定了传统寿险业的面对面沟通、销售、服务等方式还将长期存在。随着“互联网+”战略布局的实施,寿险公司应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不仅要搭建网上获客的服务平台,构建以人的身体和财务为主要标的的生态圈,还要建设适应消费时代的高素质销售队伍。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促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应用,互联网保险仍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事实上,去年以来,保监会也强化了对互联网保险的的监管力度。2017年9月20日,监管部门对互联网平台购买保险给予风险提示,着重指出宣传内容不规范、保险责任模糊、违规承诺高额回报、伪造保单等市场乱象。
2017年12月,上海保监局对相关保险代理通过互联网渠道违规销售保险产品给予处罚,指出相关公司存在未明确披露承保公司和代理销售公司、未明确披露产品条款信息及批备编号等违法行为。
今年的1月12日,保监会下发的《关于防范互联网伪保险产品的风险提示》提到,保险消费者要提高警惕,谨防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的虚假保险产品、项目。
保监会此次虽未公布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但上述报告提到,2017年上半年,共有61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占人身险会员公司总数的八成,其中中资公司39家,外资公司22家。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连及万能险占比较高的险企互联网保费规模大幅度萎缩、银保渠道占比较高的险企互联网保费规模排名提升。
报告认为,对传统大型寿险公司来说,互联网渠道突破了传统渠道瓶颈制约,开辟了新的思路及新的增长点,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产品创新;对于中小型寿险公司,则通过场景化营销、多元渠道跨界整合,发现高契合度的用户,实现差异化精准营销。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寿险市场已经逐步形成大中小型寿险公司齐头并进、各有侧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