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保费跳水 高薪代理人讲述香港保险江湖
[摘要]经过2016年的喧嚣,2017年下半年香港保险市场开始快速降温。
2018年1月13日早晨,友邦保险位于香港海港城验证签单点的人数屈指可数,上午11点左右在交款处总共只有4人,其中首次交保费的人数为3人,续保只有1人。这和2016年的人山人海、排队的队伍包围电梯口的景象大相径庭。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则是,此前在香港尖沙咀地铁口铺天盖地的保险广告,也被其他日化产品的广告取代。
业绩跳水人员离职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险业保费总额为3632亿港元,同比上升了11%。其中,新保单保费同比下跌12%,至116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保监局在统计报告中首次提及了关于大陆访客投保的详细数据。来自大陆客户的新保单保费持续三个季度下降,从2016年第四季度末的237亿港元,至2017年前三季度呈阶梯式下降,分别为一季度188.08亿港元、二季度116.12亿港元、三季度101.06亿港元。可见,三个季度大幅回落达130多亿,超过了对折。
“今年香港保险感觉偏冷,我们第三方经纪的业务量大概下降了35%到40%之间, 整体来看压力还是较大的。这其中的原因,一是2017年人民币出现了较明显的升值,资产配置的情绪出现变化;其次严监管下,投资者也对香港保险望而却步。如中国保监会曾多次发布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第三,则是国内保险的优势也在逐步提升,一方面费率出现下降,另一方面保障的范围和功能也逐步提升。”深圳博仕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张博认为香港保险仍颇具优势,而此前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寿险业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分论坛上也曾表示,香港保险产品具有保障高、预期收益率稳定等优势。
个别规模不大的第三方经纪公司和代理人2017年下半年以来出现关门或者转岗的情况。保险代理人张科(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就不再做香港保险了。“2015年也是前同事拉我入行,当时香港保险市场特别火爆,办公室的咨询电话响个不停,根本不用想着出去找客户,都是自己找上门。特别是2016年三、四季度,咨询的人太多,我们甚至来不及仔细给客户讲解条款,都是发电子版的说明书让自己回去看。但从2017年二季度开始,这种情况就变了,经常是一天一个电话也接不到。去年5月份就做了一单,后来主业从卖保险变成了带客户打疫苗。”
部分产品红利实现率降到5成
当然,也有继续在这个行业坚持,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的保险代理人。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80后”保险代理人林明(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己一毕业就从事保险行业,已经坚持了5年。2015年和2016年其实是非正常的状态,那种盛景估计今后都难再现。2017年,虽然市场出现大幅萎缩,但是他仍然收获了1300万港币的增量,做到了百万圆桌会顶尖会员 top of table。
由此,林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7年他的年薪达到了350万港币。
“相比之前,保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主要是投资型的分红险为主,当时我最大的一单做了100万美金,产品是友邦的‘充裕未来’。但到2017年下半年,这种单基本没有了。目前的大多是3万到5万美金的小单,有些甚至只有1万美金。而重疾险和健康险则增多,保单金额多是集中在3000到5000美金一年,6000到1万美金的也比较少,不过重疾险缴费的年限都较长,累计下来其实总金额也不会少。”林明表示,2017年下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保险开始回归本源,客户确实从保障方面考虑。“之前买保险都是投资,或者考虑到资产传承,现在则真是从保障方面考虑。”
林明介绍,2017年下半年,他还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很多人退出了这个行业,我接手了不少孤儿保单,忙不过来就找了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
香港保险并非有益无弊。此前保监会曾多次下发风险提示,点名香港保单存在的风险,如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等。
而现实中,上述类似情况也确有发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部分香港保险的红利实现率确实不达标,有些甚至只有50%到60%,不少原本期望高收益的投资者则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前市场确实不理性,不少客户甚至都没搞清楚自己买的产品是什么,就一窝蜂地涌到香港买保险。很多客户其实只是“从众”心理,最后发现产品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收益效果,如果届时想要退保,特别是前两年(保险的现金价值几乎为零)可能会蒙受较大的损失。
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香港保险在计划书中也都会标明乐观收益和悲观收益,如友邦充裕未来的波动率是±2%,保诚隽升则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