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中泰宏观:经济短期回暖,为防控风险赢得时间窗口

【中泰宏观李迅雷 杨畅】经济短期回暖,为防控风险赢得时间窗口——2017年经济数据点评及2018年展望

事件:2017年全年GDP增速6.9%,其中四季度增长6.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631684亿元,累计同比增长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2%;房地产销售16.94亿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7.7%。

点评如下:

【1】经济回升但非反转,经济“L”型仍将延续。2017年全年GDP增速6.9%,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提速,四季度增长6.8%,超出预期,表明经济短期反弹。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经济的反弹,并未得到产量数据的实际支撑。从生产看,工业维持低位运行状况;从需求看,投资不容乐观,消费总量难以提速,出口持续性有待观察。因此,经济并未实质性脱离“L”型底部“横盘”阶段。当前经济短期回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了难得的时间窗口,预期2018年仍将继续推进金融整治措施,进一步防控风险、挤出经济增长中的水分,提升经济运行效益,2018年经济增长将面临投资增速回落和消费不振的压力,GDP增速或回落至6.7%左右。

【2】工业微幅提速。12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6.2%,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6.5%,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发电量同比增长6%,较上月回升3.6个百分点,但受冬季取暖因素影响,发电量数据向好并不能印证生产回升。

15个重要行业中,下游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中游原料加工业中的黑色冶炼、有色冶炼、化学原料,中游加工工业中的专用设备、铁路船舶等行业增速较上月提高;医药制造、通用设备、电气机械较上月降速。上游产品中,原煤、焦炭产量提速,原油、天然气产量降速。中游产品中,乙烯、化学纤维、水泥、平板玻璃、生铁、粗钢 产量增速均较上月回落,钢材、有色产量提升。中游加工品中,发电设备、工业机器人、金属切削机床增速较上月提速。下游产品增速普遍回落,汽车、新能源汽车、SUV、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

短期来看,环保限产和取暖季限产对工业生产的压制作用仍将延续,工业生产仍将维持低位运行。但伴随着“制造强国”战略深入推进,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望走出“前低后高”态势,全年预计回落至6.5%左右。

【3】投资年末冲量。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7.2%,与上月持平。根据累计同比数据折算后,当月同比增速7.2%,较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表明年末冲量迹象明显。其中制造业投资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2.5%、9.8%,分别较上月提高8.4个、5个百分点。

伴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预计2018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或延续反弹态势,全年增速可能达到6%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基建投资将同步回落,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当月同比增速1.9%、9.4%,较上月回落2.9个、15个百分点。与基建投资回落相对应,国家预算内资金当月同比下降6.4%,较上月回落13.2个百分点,表明年末财政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减弱,未来基建投资增速仍难提升。预计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回落至5%左右,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回落至15%,全口径基建投资回落至10%。

【4】消费明显降速。受2016年12月高基数影响,2017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9.4%、7.8%,较上月回落0.8个、1个百分点。必需消费品中,粮油食品、饮料增速提升,化妆品、日用品增速明显回落;可选消费品中,受2016年12月汽车零售超强增长影响,2017年12月汽车同比增长2.2%,较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

在2017年末上调汽油最高零售指导价影响下,石油制品类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回升带动下,12月家电、家具、建筑装潢当月同比增速分别较上月提升0.3个、0.6个、1.6个百分点。

2017年家电、家具及装潢等消费增速大幅上升,这主要得益于居民买房加杠杆,但随着2018年房地产销售额的下降,这些商品的消费增速将下降,高基数仍将压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时乘用车消费也难有起色,预计全年社零增速回落至8%左右。

【5】地产去化加快。2017年12月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6.4%、4.6%,均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商品房、住宅待售面积分别下降683万、670万平方米,去化速度较11月加快。12月房屋施工面积、住宅施工面积同比下降2.6%、7.2%,房屋新开工面积、住宅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8.0%、7.7%、12.6%,均较上月明显下降。预计在保持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相关政策难以放松,但根据精准调控的要求,部分城市房地产销售增速有望回升。

【6】通胀中枢水平或将有所抬升,大致在2.3%左右,但总体看,CPI将前高后低,全年无忧。由于春节错位效应,高点在2月份,或接近3%左右,且2-4月份通胀压力相对较高,可能处在2.5%或以上的水平,随后将会逐步下行。尽管今年CPI将受到油价上行预期压力,但伴随着页岩油开采进度的加快,以及替代能源数量增长,压制油价上行的因素会逐步显现。由于2017年工业品出现大幅度上行态势,高基数或压制PPI同比增速,若环保限产的力度不超预期,PPI同比增速预计为3.2%左右。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hongzhang
收藏本文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为你推荐